Great Tibet Tour Logo GREAT TIBET TOUR ®

藏族游牧民族

  • Cherry
  • 最後更新 : 19/05/2025

藏族游牧民族是崇尚游牧生活的族群之一。他們長期沒有固定居所,總是選擇水草豐美的地方駐足。有個重要事實是:藏族牧民不僅生活在西藏自治區,還分布在雲南、四川、青海、甘肅等省份,總面積是西藏自治區的兩倍。

所有藏族牧民都懷抱著畢生心願——朝拜大昭寺。他們辛勤積累財富,朝聖時會毫不猶豫地獻出全部家當,並一路磕長頭前往大昭寺。這個過程可能耗費數日、數十日,甚至數百日。他們三步一叩首,並以手劃地為記。每次叩拜都會從上次的記號開始,周而復始地重複這個動作。途中若遇河流,他們會磕頭至河面寬度後才渡河,最終抵達拉薩大昭寺。這般虔誠景象令人動容。以下將帶您更深入認識藏族游牧文化。

藏族磕長頭
藏族牧民會一路磕長頭前往拉薩大昭寺朝聖

西藏的極端環境

藏族牧民與世界上其他游牧民族截然不同。由於生活在平均海拔4500公尺的高寒地區,他們發展出獨特的生活型態。首先,他們的生理構造高度適應稀薄氧氣與年均零度以下的嚴寒氣候。西藏天氣更時常伴隨極端冰雹、暴風雪與山崩等自然現象。

面對這些極端氣候,藏族牧民鍛煉出非凡的韌性與強健體魄。他們更摸索出在嚴峻環境中生存的法則。年幼的孩子們早已學會精準預測當地多變的天氣模式。

藏族遷徙之旅
受高原環境影響,草原生長週期較長,因此藏族牧民需要定期遷徙

藏族牧民的生活方式

藏族牧民與自然環境建立了和諧共生的關係。他們的生活以緊密連結的家庭為中心,父母共同為家計努力。主要依靠畜牧業維生,並善用有限的自然資源。

犛牛是藏族牧民最重要的夥伴,在生存中扮演關鍵角色。雖然男性負責放牧,他們同時會捻製犛牛毛繩與投石索。女性則從事羊毛紡織,製作毯子、帳篷、背包與衣物。日常勞務還包括擠犛牛奶或羊奶、製作酸奶、酥油與乳酪、磨青稞、取水燒水、撿拾乾犛牛糞作燃料,以及維護舒適的帳篷居住環境。由此可見,藏族女性不僅勤勞更能幹。

藏族婦女正在擠奶
藏族婦女勤勞能幹,操持家務維持帳篷的溫馨舒適

孩子們也分擔家務責任,從小學習放牧技巧,有時跟隨父親照看牲畜。他們還負責購買飼草與家用鹽巴,並在幼年時就接受貿易訓練。

藏族家庭不可或缺的成員還有藏獒。這種犬類對主人極度忠誠,擁有記憶上百頭犛牛的驚人能力,為主人提供無價服務。牠們更是家庭的守護者,能抵禦野生動物的威脅。

體驗藏族牧民帳篷

藏族牧民帳篷
藏族牧民帳篷

若有機會造訪典型的藏族牧民帳篷,您會看到以下物品:

  • 帳篷中央的火爐
  • 小型佛龕與酥油燈
  • 若干照片
  • 小堆乾犛牛糞

遊客鮮少有機會進入藏族牧民家中。但若獲此殊榮,請務必遵守拜訪牧民帳篷的禮儀。例如不可隨意觸碰或指向佛龕與法器,更不可將腳朝向火爐(他們視火爐為神聖之處)。主人會不斷為您添滿青稞酒,請適時禮貌告知已飲用足夠。

旅途中邂逅藏族牧民

西藏作為熱門旅遊勝地,許多遊客渴望親身體驗藏族牧民的真實生活。在游牧季節(4月至10月初),您很可能在楚布寺至羊八井甘丹寺至桑耶寺的徒步路線,或是瑪旁雍錯湖畔遇見牧民。

雖然2月至3月期間藏族牧民多居於唐古拉山北部,但他們會南遷至豐美草場度過夏季。此時正值母畜生產期,由於新生幼畜的關係,遷徙速度會放緩,隊伍在同地停留時間較長,直到8月才緩緩北返。

牧民遷徙決策高度依賴自然徵兆。他們會請教喇嘛擇定吉日,透過祭祀祈求旅途平安,並仰賴馬匹與犛牛完成遷徙。紮營通常需三小時搭建帳篷。正如前文所述,他們善於解讀天象,遷徙時機取決於天氣變化與草場承載力。

藏族婦女飼養的羊群
在西藏徒步旅行時,很有機會邂逅藏族牧民

草原旅遊的契機

遊客們被草原和藏族遊牧民族獨特的生活方式所吸引。他們對這些遊牧民族充滿好奇,想要更深入了解他們的遊牧生活。他們也想拍攝遊牧民族及其帳篷的紀念照片。

然而,有些遊牧民族從中看到了機會,為這些好奇的遊客提供舒適的住宿和當地美食。他們還讓遊客體驗騎馬和其他戶外活動。一些草原地區——像是四川省的紅原草原和青海省的甘南草原這些遊牧民族興盛的地方——已成為展示遊牧生活方式的旅遊勝地。

六大值得造訪的藏族草原

西藏擁有豐富的草原資源,大約有六個熱門的藏族草原值得遊客前往探訪。這六大草原分別是:

甘南草原

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這片草原涵蓋四個行政區:合作、夏河、碌曲和瑪曲。這裡氣候極度寒冷潮濕,平均海拔3500公尺。甘南草原神秘而略顯原始,被認為是處女地。其壯麗的高山濕地景觀、寺院和獨特的甘南風俗,使這片草原成為絕佳的旅遊地點。此外,碌曲、夏河和瑪曲的牧場都開放給遊客探索。遊客同樣可以參觀點綴在這片神奇土地上的寺院。

甘南草原
造訪甘南草原的理想時機是八月下旬和九月初。

若爾蓋草原

這片草原位於四川、甘肅和青海三省交界處,面積約35,600平方公里。以草甸草原和沼澤地為特色。遊牧民族在這片草原景觀中佔據部分區域。黃河也蜿蜒流經這片草原,沿途刻劃出獨特的路徑。若爾蓋草原還以溫泉、原始森林、古潘州遺址和納摩大峽谷聞名。

若爾蓋草原
造訪若爾蓋草原的理想時機是夏季。

羌塘草原

羌塘草原擁有青藏高原北部最優良的牧場。位於那曲地區,平均海拔約5000公尺。羌塘草原的景觀以高原湖泊和優美的牧場為特色。這裡還孕育了眾多野生動物,如藏羚羊、野犛牛、野驢、黑頸鶴、高山兔等。世代以來,藏族遊牧民族主要依靠這片草原維生。你還能看到古象雄王國遺址和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古代岩畫。最佳造訪時間是八月,這樣你就能見證當地的一些盛大節日,比如那曲賽馬節。

羌塘草原
造訪羌塘草原的最佳時間是八月。

金銀灘草原

金銀灘草原被評為4A級旅遊景區(5A為最高等級)。位於青海省海晏縣。金銀灘草原的美景曾激發了藝術家的靈感,如備受尊敬的中國作曲家暨民族音樂研究專家王洛賓。這片肥沃的草原上約有30萬頭牲畜放牧。造訪金銀灘草原的最佳時間是七月到九月。

金銀灘草原
造訪金銀灘草原的最佳時間是七月到九月。

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位於甘肅省夏河地區。是一片草甸草原,平均海拔超過3000公尺,面積70平方公里。桑科草原是甘南藏族自治州主要的畜產品供應地。僅有約4000名牧民居住於此。

一旦造訪此地,你絕不能錯過拉卜楞寺,這是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它曾是甘肅、青海和四川相鄰地區藏族的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這裡的熱門節日是農曆六月十五日前後舉行的香浪節。你還可以享受各種娛樂活動,如騎馬、賽馬、露營、射擊比賽和其他戶外活動。

桑科草原
造訪桑科草原的最佳時間是六、七月,此時草原綠草如茵,點綴著野花。

阿里草原

阿里草原位於阿里地區東北部。這片草原看似無邊無際的草地和荒野,與冰川、山脈和高山湖泊並存。草原景觀壯麗,在中午熱氣從地平線升起時,你還可能看到神奇的海市蜃樓。

這片草原是多種野生動物的庇護所,你能看到稀有鳥類和哺乳動物,如野熊、岩羊、野驢、野犛牛、猞猁、黑頸鶴等。如果你想觀賞藏羚羊壯觀的遷徙,可以在十一月至十二月造訪阿里草原。

阿里草原
造訪阿里草原的最佳時間是六月到九月。

熱門遊牧節慶

藏族遊牧民族是世界上最好的騎手之一。每年,當他們從一地遷徙到另一地時,會舉辦各種高度和體型馬匹的賽馬比賽。他們通常在草原上舉行這些節日,其中最受歡迎的賽馬節包括四川省的理塘賽馬節、青海省的玉樹賽馬節,以及藏北舉辦的賽馬節

藏族參與賽馬活動
賽馬節是藏族遊牧民族的重要活動。

事實上,賽馬是這些草原節日的主要亮點,藏族遊牧民族透過這些節日展示他們的勇氣和韌性,以及精湛的騎術。這些節日通常持續三天,包括騎馬、射箭、拔河、抱石比賽等活動。夜晚通常以營火和烤全羊作結,人們圍著篝火唱歌跳舞。最後,這些節日也提供了舉辦貿易集市的機會,部落成員可以在此出售他們的產品,如犛牛酥油、牛肉乾、鹽、藥材、冬蟲夏草等。

結語

西藏游牧民族體現了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由韌性、深厚靈性及與自然和諧共處所塑造。他們居住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環境最嚴峻的地域,不僅適應了惡劣條件,更傳承著豐富傳統——從前往大昭寺的神聖朝聖,到充滿生機的節慶與日常牧區生活。對旅人而言,與西藏游牧民族相遇,猶如開啟一扇窺見永恆文化的真實窗口,更有機會領略西藏人民那份歷久彌堅的生命力與精神。

有問題嗎?歡迎在下方快速提問!
或透過 寄信給我們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