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式美食與料理
- Eric
- 最後更新 : 28/03/2025
絢麗獨特的西藏,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除了美景,美食也不容辜負。來到西藏,若想深刻感受藏地獨特的生活方式,還得品嚐特色的藏式料理。這裡充滿了未知與無可取代,造就了這份獨一無二的美食風情。
藏菜是藏族飲食的總稱,歷史悠久。藏菜口味清淡平和,許多菜餚除了鹽、大蒜和青蔥外,不加任何辛辣調味料,保留了食材的原味,也符合當今回歸飲食本真的潮流。在保持高原傳統飲食文化的同時,也受到四川、印度和尼泊爾飲食文化的影響。常用的烹飪方法有烤、炸、煮等,代表菜色不僅有氂牛肉和藏豬肉製成的菜餚,也有使用咖哩和花椒的料理。當然,藏族日常飲食如糌粑、酥油茶、青稞酒更是不可或缺。

藏式料理的特色
由於青藏高原獨特的生態與文化環境,衍生的藏式料理風格與其他民族大不相同,形成以下特色:
1. 西藏位於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公尺以上,空氣稀薄,日照充足,降雨稀少。這些獨特的自然環境,孕育了西藏特有的農副產品,形成了以遊牧為主的飲食特質。在廣闊的高原地區,酥油茶、甜茶、奶渣、青稞酒、牛羊肉等具有高原特色的食物,成為藏族人民的傳統飲食。
2. 西藏地處中國與多國交界,因此藏式料理深受中國及印度、尼泊爾等鄰國影響。此外,西藏是藏傳佛教的聖地,也深受藏傳佛教文化影響。作為中國的少數民族,藏族有自己的飲食禁忌。例如,許多藏族人不吃魚,因為他們認為魚是佛教八吉祥之一。
3. 傳統藏式烹飪方法以煮、炸為主,輔以一定的涼拌、蒸制和生食,炒菜較少。這主要是由於西藏海拔高,炒菜不易。傳統藏菜的原料主要是青稞、牛羊肉及其內臟、酥油、奶渣等,在藏式食譜中幾乎找不到時令蔬菜。但近年來,隨著高原蔬菜種植與消費的推廣,蔬菜已出現在西藏的餐桌上,炒菜也越來越受歡迎。
4. 西藏農區與牧區的飲食及飲食習俗差異很大。在牧區,肉類是主食,僅以少量糌粑為輔;而在農區,情況正好相反。藏北的牧民不喜歡在菜餚中放咖哩粉,但居住在邊境附近的其他民族幾乎都會放咖哩。再比如燕麥片,雖然大多數人都喜歡,但吃法不同。門巴人喜歡在裡面加入奶渣。
5. 藏式料理的最高水準主要集中在拉萨和日喀则,這兩地是藏式料理文化的中心。因為舊時的貴族、莊園主、政府機構、達賴喇嘛和班禪喇嘛曾居住於此。雖然其他許多地方的藏菜也極具特色,但在種類齊全、工藝精湛和烹飪技術高超方面,遠不及這兩地。特別是拉萨的藏菜,匯聚了藏式料理的精華,且更加豐富多元,已成為藏式料理的代表。您可以在大昭寺附近和八廓街周圍的拉萨餐廳品嚐到許多地道美食。當然,這裡也能吃到西餐、川菜、尼泊爾菜或印度菜。
經典藏式美食
以下是您造訪西藏時不容錯過的十大藏式美食。
糌粑
糌粑的主要成分是青稞麵粉。食用時,在青稞麵粉中加入少量酥油茶、奶渣和糖,混合均勻後用手捏成團。它食用方便,易於攜帶和儲存,營養豐富,熱量高,是充飢禦寒的最佳食品。因此,糌粑成為西藏的傳統主食之一。大多數藏族人民一日三餐都會吃糌粑。
藏族人民慶祝藏曆新年時,每家每戶都要在藏式木櫃上放置「竹索馬契」(一種木製容器),裡面裝滿糌粑、人參果等食物。當鄰居、親友來訪時,主人會端上「竹索馬契」。客人用手抓一點糌粑向空中拋灑三次,然後抓一點放入口中,並說:「扎西德勒」(吉祥如意)。
酥油茶
酥油茶是藏族最喜愛的飲品。相傳文成公主初到西藏時不適應高原飲食,於是想到吃飯時先喝半杯奶再喝半杯茶,這樣會舒服些。自此,這種喝茶方式在西藏流行開來。後來,文成公主基於此發明的酥油茶成為一種新的飲茶方式。
酥油茶是藏族日常必備飲品,也是青藏高原生活的必需品。它熱量高,口感純淨甘甜。這種特殊的茶對健康有益,尤其對治療高山症、預防乾燥天氣導致嘴唇乾裂以及禦寒非常有效。藏族喝酥油茶有一定的規矩,一般是邊喝邊添加,而不是一口氣喝完。
甜茶
大多數到西藏旅遊的人不習慣喝酥油茶,但喜歡喝甜茶,尤其是拉萨的甜茶,在西藏非常有名。拉萨甜茶是用煮沸的紅茶汁、牛奶或奶粉、白糖等製成,香甜可口,營養豐富,深受人們喜愛。藏族甜茶館主要集中在拉萨和日喀则,其中拉萨最多。如果您在八廓街的甜茶館周圍看看,會發現藏族人民喜歡在甜茶館與朋友共度時光。
氂牛肉
氂牛肉是藏區常見的食物。有氂牛肉乾、滷氂牛肉以及用新鮮氂牛肉製作的各種菜餚。藏族氂牛肉選自海拔3800公尺以上青藏高原生產的氂牛,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熱量以及富含多種氨基酸的特點。對抗病、細胞活性和器官功能有顯著效果,其營養價值是普通牛肉的十倍。
藏式麵條
藏式麵條是典型的藏族早餐,也是一種傳統的藏族小吃。它是藏族人民最喜愛的食物之一。藏式麵條用小麥粉製成,吃起來有點生粉味。其實,這正是藏式麵條的特色之一。藏式麵條的精髓在於其湯頭,因為麵條通常用氂牛肉湯煮製,使其特別香濃。食用時,人們通常會加幾勺藏族辣椒醬。
許多朝聖者繞大昭寺朝拜後,會在八廓街周圍的茶館吃一碗藏式麵條,喝一杯甜茶。如果您造訪拉萨,不妨來一碗藏式麵條,享受這獨特的風味。
藏族優格
在藏語中,優格被稱為「雪」,而藏族最大的節日之一——雪頓節就是以優格命名的。在此期間,街頭巷尾的人們都會吃一杯當地的優格。除了節日,優格也是藏族人民最喜愛的食物之一。
藏族優格也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與其他地方的優格不同。藏族優格使用新鮮的氂牛奶。這種優格呈乳白色,糊狀,口感酸醇濃郁,充滿奶香。如果是第一次品嚐,許多遊客可能會對這種特殊味道難以忘懷,但習慣後,這種特殊味道會隨著時間變得越來越清爽。食用藏族優格時,可根據個人口味加些糖。如果撒上一些芝麻和蜜餞,就更完美了。這種優格可以在西藏的小攤和特色優格店買到。
青稞酒
青稞酒,藏語稱為「羌」,是用青藏高原主要糧食作物青稞釀製而成。它是藏族人民慶祝節日、結婚生子、迎接親朋好友時最喜愛的酒。
青稞酒香醇甘洌,清澈爽口。此外,西藏冬季嚴寒漫長,這種青稞酒也是一種保暖飲品。最初的青稞酒釀造過程並不複雜,在藏區幾乎家家戶戶都能釀製。後來,青稞酒的釀造技術逐步改進。1300多年來,以青稞酒為載體的藏族酒文化,以其獨特魅力聞名海內外。
藏族饃饃
藏族饃饃深受藏族人民喜愛。饃饃類似於中國傳統餃子,但不完全一樣。它是一種藏式包子,內有餡料。大多數時候,藏族人民使用氂牛肉作為餡料。當然,如果您是素食者,也有用白菜、土豆、蘑菇等蔬菜作餡的饃饃。製作饃饃的方法很多,但最常用的是蒸和煎。有時,饃饃也用來做湯。通常,藏族人民喜歡配特製醬料吃饃饃。
羊血腸
羊血腸歷史悠久,是西藏拉萨的特色食品。藏族血腸其實是知名香腸之一,但不同之處在於它不僅填充鮮肉,還含有動物血,因此得名血腸。對於藏區的農牧民來說,宰羊後羊血不單獨烹煮,而是灌入小腸中煮熟。它具有不破、不碎、不脫皮的特點,口感細膩柔軟,不油不柴。
風乾肉
這種美味的誕生與游牧民族的遷徙習慣有關。在遷徙過程中,游牧民族學會就地取材,製作易於攜帶和儲存的風乾牛羊肉。這是藏族人民中很受歡迎的食物。
通常每年冬天製作,多在11月底。此時氣溫在零度以下。藏族人民將牛羊肉切成小塊串起來,然後用竹籠掛在帳篷或屋檐下的陰涼處冷凍風乾。到第二年三月後取下,烤食或生食,都非常美味。由於西藏獨特的氣候特點,藏族風乾肉酥脆,有其獨特的風味。
通常在 0.5~24 小時內回覆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