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Tibet Tour Logo GREAT TIBET TOUR ®

香巴拉:藏傳佛教的神秘烏托邦

  • Emily
  • 最後更新 : 15/07/2025

香巴拉是藏語音譯,亦稱「香格里拉」,意為「終極樂土」。它是傳說中的理想國度,也是時輪金剛密法的起源,據佛經記載是存在於人間的真實淨土。這處神秘之地既是佛教徒心中的理想天堂,也是探險家與信徒夢寐以求的聖境。

香巴拉在何處

藏傳佛教各派高僧皆認為:「在岡底斯山主峰附近某處,存在著名為『香巴拉』的秘境。」藏族學者阿旺班智達的著作中記載,香巴拉形同巨大的曼荼羅。其地勢宛若八瓣蓮花盛放,每片花瓣代表一個行政區,各區蘊含一億兩千萬村落,全域被不可逾越的雪山環繞。香巴拉中央聳立著都城卡帕拉,國王的宮殿以金銀、綠松石、珊瑚與珍珠鑄就。

國王乃金剛手菩薩化身。宮殿自內透出溫潤光輝,映照四方使晝夜難分。宮殿南側有座瑰麗花園,供奉著時輪金剛神與時輪女神的神殿。城中另設有日月神殿。香巴拉居民遵行時輪密法,生活豐足安樂,無貧病死亡與戰亂,永受阿彌陀佛加持庇佑。

岡仁波齊是岡底斯山主峰
高僧認為香巴拉位於岡底斯山主峰附近

香巴拉淵源與傳說

香巴拉源起於《時輪金剛密法》。相傳此經由釋迦牟尼佛親授予香巴拉國王蘇禪德喇,後由蓮花生大士傳入西藏並譯為藏文。

《時輪金剛》原典共一萬兩千頌,然原稿已佚失,現存為精要本。據時間推算,釋迦牟尼佛於公元前878年在印度南方靈鷲山附近的達尼雅卡塔迦,會見蘇禪德喇國王及其九十六名臣屬。

當蘇禪德喇國王祈求密法時,佛陀化現為時輪金剛相,周身環繞菩薩眾,自獅子座宣說密法。國王得灌頂後返回香巴拉,立藏傳佛教為國教,憑記憶撰寫《時輪金剛》原典並添註釋。其繼任者文殊稱將原典精簡為《時輪略續》千頌,完整流傳至今。

藏傳佛教中,蘇禪德喇被視為金剛手菩薩化身,其王國所在始終成謎。數世紀來,藏地喇嘛對香巴拉的存在給出模稜兩可的回答。據藏傳佛教教義,香巴拉本質是精神境界,唯有獲時輪金剛灌頂者方能抵達。香巴拉唯一已知方位在悉達河彼岸,然此河無法見於任何地圖。數百年間,追尋者足跡遍及喀什米爾至北極之間,尤以塔里木盆地為焦點。有喇嘛聲稱香巴拉王國仍存於該地,但被魔法結界隱蔽,外人不可得見。

壁畫中的香巴拉
香巴拉形似曼荼羅

探尋香格里拉之旅

首次尋找香格里拉的探險由尼古拉斯·羅里赫於1925年3月至1928年5月率隊進行。出發前,羅里赫的二十餘人團隊曾獲兩位蘇聯高官支持。當時蘇聯人癡迷香格里拉傳說,冀望在此覓得先進科技以打造超級軍隊。

1925年5月,探險隊抵達喜馬拉雅山麓小城大吉嶺,透過與當地藏人交流蒐集情報。1927年8月他們再度入藏,卻在羌塘高原神秘失蹤。正當世人以為團隊遇難時,1928年5月他們突現身莫斯科,雖未尋得香格里拉入口,但羅里赫此後絕口不提此次任務。

1938至1943年間,德國兩度派遣探險隊尋找亞特蘭提斯雅利安祖先蹤跡,更意圖發現能操縱時間、創造不死軍團的「地軸世界」。人類學家布魯諾·貝格在西藏測量藏人頭骨、比對髮色與瞳色。當地藏人提及名為香巴拉的洞穴,蘊藏無限能量與黃金,大致位於岡仁波齊峰。次年8月德國團隊攜大量研究資料返國,被列為最高機密。事後蘇聯與美國專家皆推測德國先進火箭、飛彈及航空引擎技術與此次西藏探索有關。

1951年,英國登山家埃里克·希普頓在聖母峰發現一串人形足印引發轟動。腳印長約13英寸(33公分),掀起西方尋找雪人的熱潮,認為雪人是開啟香格里拉之門的關鍵。雪人足印時隱時現,暗示其能飛翔或穿梭維度,與藏傳說中具此神通的天神、山靈不謀而合。

1963年,藏僧敦珠·林巴率十二名弟子踏上尋找香格里拉入口之旅。他早先獲授「林巴」尊號,意為殊勝的「伏藏師」——藏傳佛教中發掘隱藏佛法珍寶的授命者。深度禪定中,敦珠受空行母啟示,得知自己正是預言中註定開啟香格里拉通道的僧人,其地位於錫金干城章嘉區域。

初春時節,敦珠與弟子依循禪觀指引抵達冰川腰際洞穴,惡劣天氣將他們困守十九日。最終敦珠帶一名弟子探路,登頂時目睹蒼翠森林、天籟妙音與身形高大的異界存在——此景絕非人間所知。

他阻止弟子進入,欲率全員重返。然二次攀登時遭遇雪崩。後人發現敦珠跌坐入定,面容安詳離世。有高僧事後認為,當時眾人福德尚未圓滿,故無緣踏入聖域。

這段旅程仍是史上最傳奇、最接近神話之境香格里拉的紀錄之一。

香巴拉的可能所在地

在尋找香巴拉的過程中,世人發現許多符合傳說特質的絕美秘境,以下為最著名的候選地:

* 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原名中甸縣,這座位於雲南的縣級市於2001年更名。因其山谷景緻與詹姆斯·希爾頓《消失的地平線》描寫高度吻合,被視為小說原型。

迪慶香格里拉市
迪慶松贊林寺

* 西藏普蘭鎮岡仁波齊峰:被四大宗教奉為聖山,素有世界中心之稱。傳說中香巴拉神話王國的地軸正位於金字塔狀的岡仁波齊峰底,據稱反轉地軸即可顛倒時間。

* 稻城亞丁:位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自然保護區,被譽為「最後的香格里拉」。因契合藏傳佛教經典描述而被視為香巴拉候選地,域內三座神山、七彩海子與遼闊犛牛牧場交織成畫。

* 錫金:印度東北部喜馬拉雅山麓小邦。藏僧敦珠·林巴根據其師多傑卓欽預言與《時輪金剛》經文,認定此處符合香巴拉傳說入口的特徵。

結語

並非所有人都相信香巴拉真實存在。有人視其為虛構樂土,是藏傳佛教追尋的理想國;也有人將其視為人類意識最高境界的象徵,一處精神歸宿。然而香巴拉傳說始終激勵著宗教、文學、藝術與探險等各領域的追夢者。

有問題嗎?歡迎在下方快速提問!
或透過 寄信給我們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