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雄:西藏古王國與文化搖籃
- Catherine
- 最後更新 : 02/04/2025

象雄(藏文:ཞང་ཞུང་),是西藏西部與西北部的古代王國與文明。建立於鐵器時代(約西元前1500年至西元元年),於645年吐蕃王朝時期滅亡。象雄帝國是吐蕃王朝崛起前主宰青藏高原的部落國家,都城瓊隆銀城坐落於當惹雍錯湖畔,即今日阿里地區。古象雄王國創造了高度文明,不僅形成獨特的象雄文字,更是雍仲本教的發源地。雍仲本教文化實則等同象雄文化,其歷史早於西藏的藏傳佛教文化西藏文化的根源。
象雄王國疆域
依據本教文獻記載,象雄由三部組成:內象雄、中象雄與外象雄。內象雄位於岡底斯山以西三月行程處,涵蓋波斯、大夏與巴拉地區,推測應為喀什米爾及印巴邊境西部區域。中象雄以王都瓊隆銀城為核心,位於岡底斯山以南,即今日阿里腹地,特徵為遍布本教大師修行洞穴。外象雄範圍更廣,包含今西藏丁青與青海玉樹一帶。以現代地理概念而言,象雄疆域西起巴基斯坦控喀什米爾(吉爾吉特),北接蔥嶺與新疆和田,囊括整個羌塘無人區,南抵印度控喀什米爾與尼泊爾部分區域,東延至昌都與玉樹。換言之,其領土不僅涵蓋西藏自治區122萬平方公里,猶有過之。然藏傳佛教文獻中,位於西藏核心的雅魯藏布江谷地(拉薩與山南)並未劃入象雄範圍。
象雄文化與宗教
象雄文化是藏族傳統文化,亦稱西藏根基文化。古象雄文化痕跡貫穿西藏各方面,從產業生活至民俗信仰。祭祀山神、轉山等宗教活動皆源於象雄文化。藏文源自象雄文字,古象雄佛法是西藏最古老的本地佛法,更是象雄文化精髓。象雄王子辛饒彌沃為救度眾生,慈悲宣講雍仲本教。佛法標誌卍字,藏語稱「雍仲」,「雍」代表和諧永恆,乃佛法真諦;「仲」意指肉身不滅。早在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前,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已廣傳雪域高原,成為藏族最重要精神信仰。「大圓滿」不僅是古佛法核心,更是西藏所有精神文明與傳統文化精髓,亦是青藏高原神秘土地上積累的智慧結晶。
象雄文化影響
古象雄文化與宗教對後世影響深遠。著名的岡仁波齊轉山、聖湖朝拜、磕長頭、撒隆達、懸掛經幡、燻煙驅邪、瑪尼石、朵瑪供品、酥油花、金剛結,以及藏語、藏族鍋莊舞、唐卡繪畫等皆衍生自象雄文化。這股古老文明甚至影響周邊多國民族文化。
結語
象雄王國的遺產深植於西藏文化、宗教與傳統中。雖隨吐蕃王朝興起而消逝,其影響仍透過雍仲本教、藏文與神聖儀式延續至今。從轉山到經幡等文化實踐,皆可追溯至象雄。保存這份遺產有助理解西藏根源及其對區域的深遠影響。
通常在 0.5~24 小時內回覆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