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Tibet Tour Logo GREAT TIBET TOUR ®

藏語

西藏——這片世界屋脊充滿令人驚嘆的自然環境、壯麗景觀,蘊藏無數不可思議的勝地、神山與宗教活動。這裡既是傳統深厚的區域,也蘊含神秘文化。許多遊客曾造訪西藏,但極少人了解當地語言。

本文將帶您認識藏語的歷史、文字、特色與文法結構。

藏語屬於藏緬語族支系,源自漢藏語系。現今在西藏、尼泊爾、不丹及印度北部(如錫金)地區皆有人流利使用。據學者研究,現代藏語可分為四大方言群:中部、北部、南部與西部藏語。

各方言群又可細分為不同語種,例如拉薩語屬中部方言,錫金、尼泊爾和不丹方言歸於南部群體,西部方言則在聲調上與其他方言有明顯差異。

文字學者指出,藏語發音系統形成於7世紀,現行書寫體系自9世紀沿用至今。由於藏語是古老語言,其發音與現代標準不盡相同。

藏文書寫系統

吞彌·桑布扎

根據松贊干布大臣吞彌·桑布扎的記載,藏文書寫系統於公元7世紀形成。松贊干布是西藏雅礱王朝第33代贊普,同時也是西藏首位統一君主。

這位君主派遣吞彌·桑布扎前往印度取經,桑布扎參考天城體模型創制藏文字母,運用梵文文法編寫藏語文法,並以藏文字母翻譯佛教經典。

此外,首部梵藏辭典《翻譯名義大集》以木刻版形式於9世紀問世。此後藏文在西藏廣泛使用,這種印刷技術至今仍可在部分寺院見到。

藏語的發展源於取得第一手佛教文獻,並將梵文與漢文經典譯為規範藏文。

藏語特色

藏文佛教經文

藏語採用音節文字作為書寫系統,其特點使尼泊爾、印度北部和不丹地區也能普遍使用。每個藏文字母均內建元音/a/,其他元音則透過置於主字母上下方的不同符號標示。

藏文書寫方向由左至右橫向書寫,以點號分隔音節,複合輔音則使用特殊連字書寫。

藏文字母

藏語是獨特語言,字母系統具備無可取代的特色,雖與許多喜馬拉雅地區語言有相似處,但其獨特性無與倫比。藏文字母採用烏堅體(U-Chen)作為印刷字體。

文法結構

瑪尼石上的藏文

相較於黏著語,藏語的黏著程度較低。藏語存在三種語體:口語白話、古典書面語與正式口語,每種語體在文法與詞彙上皆有所不同。

結語

藏語擁有悠久的歷史淵源,證明佛教早在公元7世紀前已傳入西藏。若您有興趣學習,掌握藏語並不困難。您可在印度北部、尼泊爾和不丹等地學習藏語。最後建議,若想獲得最便利實用的藏語學習體驗,不妨將西藏列入您的下趟旅程規劃。

有問題嗎?歡迎在下方快速提問!
或透過 寄信給我們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