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Tibet Tour Logo GREAT TIBET TOUR ®

沙壇城:精妙絕倫的藏傳佛教沙畫藝術

  • Eric
  • 最後更新 : 18/02/2025
西藏僧侶沙畫藝術

沙壇城是藏傳佛教中最獨特精妙的宗教藝術。在大型法會期間,寺廟中的喇嘛們用數以百萬計的沙粒描繪出佛國世界的壯麗景象。這座由細沙構築的世界被稱為曼陀羅,也稱作「沙壇城」。在藏傳佛教密宗文化中,沙壇城象徵宇宙結構的本源,其中心乃是諸神居所。這個創作過程可能持續數日甚至數月之久。然而喇嘛們傾注心血完成的精密佛教沙畫,並非為了向世人展示其美麗。沙中描繪的世界在儀式後會毫不猶豫地被掃除,轉瞬消逝。而那些沙粒將被裝入瓶中倒入河流。

沙壇城是精妙的佛教沙畫藝術 簡而言之,沙壇城是神聖古老的藏傳佛教藝術形式。『曼陀羅』在藏語中稱為「dul-tson-kyil-khor」,意為彩沙粉製成的壇城。梵語中曼陀羅意指圓圈。若深入探究其宗教意涵,『曼陀羅』是代表藏傳佛教宇宙核心和諧與圓滿的術語。它起源於2500年前,佛陀親授弟子製作沙壇城壇場。這門精妙的宗教藝術代代相傳,於十一世紀從北印度傳入西藏,保存至今。

何謂西藏沙壇城?

「曼陀羅」源自古印度佛教,是諸佛菩薩與眷屬聚集的場域圖像。

根據藏傳佛教傳統,為防魔障或外道侵擾,修行者會在修法場地繪製界圈或築土壇,安奉如來聖像。這代表佛陀及其圓滿無缺的功德。後來這些壇場設置與界線便被統稱為曼陀羅。

曼陀羅以立體或二維幾何形態,描繪佛教法器、諸神宮殿與佛國淨土結構。

精妙沙壇城 曼陀羅象徵所謂「秩序」。與「秩序」相對的是「混沌」。惡劣天候、身體病痛、荒蕪土地、未開化民族、外道國度皆屬「混沌」。透過建構能代表幾乎所有實體或精神事物的「曼陀羅」——無論是人體、寺廟、宮殿、城市、土地、理念、幻象或政治結構——「混沌」將轉為「秩序」。依循上述佛教傳統,世間萬物皆由曼陀羅模型生成,只是肉眼不可見。例如西藏可視為以拉薩為中心、雪山環繞的「曼陀羅」;同理,拉薩可視為以大昭寺為中心的「曼陀羅」;大昭寺本身亦可視為主壇城為中心的「曼陀羅」;西藏政教結構同樣是圍繞達賴喇嘛的「曼陀羅」。

在藏傳佛教密法修行中,曼陀羅是常見的禪修對象。修行者將壇城形象完全內化後,可隨時清晰生動地觀想召現。此曼陀羅代表諸佛的清淨剎土。

依不同密法傳承,曼陀羅的結構幾何與內部圖案各異且極其複雜,後世密乘行者運用金、石、木、土、沙等材質,以不同風格與尺寸繪製壇城。這種曼陀羅代表宇宙,以唐卡與壁畫形式供奉於佛殿。藏傳佛教寺廟的牆壁與天花板上常繪有精妙壇城。創作曼陀羅必須遵循特定象徵意義的固定模式,佛像規格尺度皆有明確定制,不可隨意更動以免減損神聖性。

西藏曼陀羅的意義

壁畫上的沙壇城 談及藏傳佛教,西藏僧侶沙畫是藝術層面最古老的傳統之一。

藏文化認為,幼童觀見佛教沙壇城可獲得正向能量,長大後自然展現平和諧順的行為。

相傳只要觀想壇城,就能獲得內觀智慧與內心寧靜。若能親見壇城,便與本尊結下深厚法緣。壇城還能淨化濁世環境,為人間帶來繁榮。

根據藏傳佛教信仰,每座西藏曼陀羅都具備外在、內在與密意三重涵義。

外在層面是聖尊形相的表徵,內在層面是眾生轉凡成聖的途徑,秘密層面則象徵身體各種能量的理想平衡。

這些不同面向共同作用,淨化人類心靈並進行多層次的療癒。

佛教沙壇城的建構

佛教沙壇城的建構過程精密細緻。每個步驟皆依佛陀所傳密續進行,亙古不變。使用彩沙前,喇嘛通常佩戴口罩,運用預裝細沙的特製錐形容器,透過輕重節奏的敲擊控制沙粒流量,讓彩沙沿模板滲落,仔細堆疊勾勒。整個沙畫過程必須全神貫注、一絲不苟,稍有不慎便前功盡棄。

開光儀式

繪製壇城線稿 開始設計沙壇城前,佛教僧侶會先為創作場地舉行開光儀式。喇嘛身著法衣誦經祈禱,現場氛圍莊嚴神秘,場面十分震撼。

繪製壇城線稿

佛教沙壇城要求幾何精準。因此僧侶首先繪製所有與創作相關的幾何量度。每座沙壇城的量度各異,這些幾何量度由精確線條與圓形累積而成,需按正確比例繪製於地面。多名僧侶合作完成壇城幾何量度約需一日,他們使用白色墨筆、圓規與直尺確保測量準確。

彩沙鋪灑

彩沙鋪灑 幾何草圖完成後,僧侶開始填色。將彩色沙粒鋪灑於草圖的過程極其講究細節。僧侶使用細小銅管或漏斗配合刮板,填入所需顏色的彩沙。

沙壇城使用的不同色彩皆取自喜馬拉雅天然礦物顏料,再混合紅砂岩、赭石、木炭等色素。其他用作色素的材料包括玉米粉、花粉,甚至樹根樹皮粉末。

不同顏色的混合會產生更細膩的色調,例如黃藍相混得綠色。此藝術初創時並非使用沙粒,而是以天然染料著色。當時採用的是純淨的碎彩石顆粒。

完成沙壇城

精確完成一座佛教沙壇城需時數週,因其創作包含大量細節。通常由多位僧侶共同創作,分區協作以準時完成。壇城完成後會舉行特別的開光儀式。

解構沙壇城

解構沙壇城 沙壇城完成後意義重大,因此解構時也極具秩序——由外而內層層拆除。這個過程伴隨特定儀軌與誦經祈禱。

被清除的彩沙象徵世間萬物的無常。當各色彩沙混合後會變成灰色,這些沙會被收集在用綢緞包裹的壺中,隨後以儀式性的方式倒入水流,讓整個世界感受沙壇城的能量。

四種沙壇城

依符號幾何構成,曼陀羅可分為四類:大曼陀羅、三昧耶曼陀羅、法曼陀羅與羯磨曼陀羅。

大曼陀羅 「大曼陀羅」指匯聚諸佛菩薩形相,描繪完整圖像與各尊聖容的壇城。其色彩黃、白、紅、黑、青藍對應地、水、火、風、空五大元素。

「三昧耶曼陀羅」不直接繪製聖尊形象,僅描繪諸佛標誌(如蓮花或寶劍)與「手印」(特定手勢象徵特定教義)。

「法曼陀羅」又稱種子曼陀羅,代表梵文書寫的真言與佛經義理。修行者見到代表諸佛菩薩名號的首個梵文字母時,禮敬種子曼陀羅即如禮敬諸佛。

「羯磨曼陀羅」展現諸佛功德,以及佛菩薩的造像、繪畫與泥塑。

結語

一沙一世界 沙壇城始於中心一點,此點代表壇城主尊。因此在中心點會繪製本尊聖像。壇城初繪階段,外人不得觀禮。開光儀式本身極為隆重,包含大量誦經、音樂與舞蹈。繪製沙壇城是極具傳承性與複雜工藝的過程。

有人詮釋沙壇城主題在展現世界的虛幻性。被摧毀的是外在壇城,而喇嘛心中的內在壇城卻愈加堅固。沙壇城的消散代表萬物逝後終歸本心,同時表達世間的無常與空性。

推薦的旅遊套餐

桑耶寺與昌珠寺金剛舞節之旅
拉薩-澤當-拉薩
價格起自 USD1591

6 天 桑耶寺與昌珠寺金剛舞節之旅

查看更多
拉薩與甘丹寺團體之旅
拉薩 - 甘丹寺 - 拉薩
價格起自 USD720

5 天 拉薩與甘丹寺團體之旅

查看更多
拉薩與桑耶寺之旅
拉薩 - 桑耶 - 拉薩
價格起自 USD840

5 天 拉薩與桑耶寺之旅

查看更多
有問題嗎?歡迎在下方快速提問!
或透過 寄信給我們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