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Tibet Tour Logo GREAT TIBET TOUR ®

文成公主

13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625-680年)離開繁華的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向西跋涉約3000公里,歷經艱險抵達吐蕃,嫁給國王松贊干布。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的故事,以及他們推動西藏文化的成就,至今仍透過壁畫、戲劇、民歌和傳說在漢藏民族間廣為流傳。

與文成公主相關的文化遺產

為文成公主特別修建的布達拉宮原有千間宮室,氣勢恢宏。經後代兩次擴建形成現今規模,宮內保存了大量內容豐富的壁畫,構圖精妙、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鮮明。其中包含文成公主入藏途中歷險的場景,以及她抵達拉薩時受到熱烈歡迎的畫面。文成公主主持修建了小昭寺與大昭寺,相傳大昭寺外的柳樹即為她親手所植,成為後世著名的唐柳。她帶來的釋迦牟尼佛像至今仍供奉於大昭寺,受藏族民眾與全球佛教徒瞻仰。如今拉薩的布達拉宮與大昭寺內也供奉著文成公主的精美生動塑像,夜晚拉薩河畔的《文成公主》大型實景劇,正娓娓訴說這段和親佳話。

布達拉宮內的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塑像
布達拉宮內的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塑像

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的故事

松贊干布是西藏歷史上的英雄,他統一西藏建立吐蕃王國。自西元634年起,松贊干布多次向唐朝請婚求和,直至640年,唐太宗終於應允將宗室女文成公主許嫁給他。松贊干布多年夙願得償,親自率軍至柏海(今青海瑪多縣)迎接公主,一同返回拉薩,並為她興建布達拉宮。

松贊干布在柏海迎接文成公主的場景
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相會的場景被許多壁畫記錄下來

搭建文化橋樑

文成公主入藏不僅鞏固了唐朝西部邊防,更大幅加強唐蕃聯繫。松贊干布醉心中原文化,脫下氈裘改穿綢緞,並派遣吐蕃貴族子弟至長安學習漢文化。自文成公主嫁入後兩百餘年間,唐蕃之間鮮有戰事,兩國往來密切。

文成公主更將漢文化帶入西藏。身為虔誠佛教徒,她帶來了佛塔、經書與佛像,並設計協助修建大昭寺與小昭寺,自此佛教開始在西藏傳播。隨行文人協助整理吐蕃文獻,記錄松贊干布與大臣的重要對話,使吐蕃政治走向規範化。公主帶來的農具與專業人員教導當地人耕作技術,大幅提升土地品質與產量,隨行侍女則傳授藏族婦女紡織刺繡技藝。

深受丈夫與藏族人民愛戴的文成公主,為促進經濟文化交流、深化唐蕃友好合作關係做出了歷史性貢獻,時至今日仍受到藏族人民的感念與敬仰。

有問題嗎?歡迎在下方快速提問!
或透過 寄信給我們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