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歷史
- Nance
- 最後更新 : 21/05/2025
西藏,被譽為世界屋脊或雪域之地,擁有廣袤的高原與巍峨群山。世界最高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面積達250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超過4900公尺。世界最高峰聖母峰亦坐落於此。數萬條冰川如同「水塔」,儲存水源並維持流域平衡。
西藏歷史可追溯至四、五千年前,當時冰雪覆蓋大地,生命初萌,石器是人們生活的主要工具。相傳藏族起源於獼猴與羅剎女的結合。
帝國時期(602-842年)

直到7世紀,隨著吐蕃帝國崛起,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們才被視為統一民族。此地首個強盛王朝是雅礱王朝,又稱吐蕃王國,由雄才大略的松贊干布(604-650)建立。他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公主帶來先進技術、漢文化習俗,最重要的是——佛教。自此雪域並存兩種宗教:本土苯教與佛教。歷經多年演變,藏傳佛教成為國教。吐蕃帝國曾對中亞產生深遠影響,在780至790年間達到巔峰,疆域涵蓋現今阿富汗、孟加拉、不丹、緬甸、中國、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哈薩克、吉爾吉斯與塔吉克。842年,信奉苯教的臣民刺殺朗達瑪王,帝國時代隨之終結。王朝覆滅後,西藏陷入分裂局面。
與此同時,西藏西北部存在高度發展的象雄文明。象雄意為大鵬金翅鳥棲息之地,漢文史籍稱作「羊同」。象雄是青藏高原最早形成的文明中心,據史料記載,公元前10世紀象雄政權已崛起於高原,較吐蕃更早與唐朝建立聯繫。公元6-7世紀時,象雄已以畜牧與農業為主。古象雄創造了極高文明,不僅形成獨特的象雄文字,更是西藏傳統本土宗教——苯教的發源地,對後世吐蕃文化乃至整個藏族文化影響深遠。象雄王國鼎盛時期軍力強盛、疆域遼闊。後來吐蕃政權逐漸崛起,至公元8世紀完全取代象雄,此後象雄王國與文化驟然消逝。
分裂時期
9至13世紀期間,西藏政治控制權分散,缺乏中央統治機構。1206年伊斯蘭教藉由孟加拉入侵傳入此地。雅礱王朝崩解後,西藏陷入權力真空,佛教徒在社會中居主導地位,本土苯教則逐漸式微。
薩迦政權

吐蕃政權滅亡後,西藏經歷400年分裂戰亂。13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中國,其孫闊端汗藉由當地宗教勢力統一西藏。1247年,闊端汗得知薩迦派為西藏最具影響力的教派,遂任命薩班·貢噶堅贊及其兩名姪子擔任西藏政治代表。闊端還鼓勵薩班創制蒙古文字「八思巴文」。
1260年忽必烈成為元朝皇帝,他不僅授予八思巴國師之位,更賜予玉印。此後八思巴執掌全國佛教事務與西藏行政。1265年八思巴擴建薩迦寺,為治理西藏地方事務,更建立薩迦政權。自此西藏與中原王朝建立聯繫,同時保持自治。佛教僧侶在蒙古宮廷具影響力,蒙古建立元朝後,薩迦派掌握政治權力,蒙古則掌控行政與軍權。
帕竹政權
元朝衰微時,帕竹政權崛起取代薩迦政權。12世紀多吉傑布建立帕竹政權,當時僅為小勢力。至勳仁欽沃佳寶領導時期,帕竹成為廣受支持的地方政權。1354年絳秋堅贊佔領薩迦寺取代薩迦勢力,元順帝頒賜官印授權其治理西藏。
當時因戒律鬆弛與僧侶腐化,佛教各派失去民心。主張宗教改革的宗喀巴獲得帕竹政權大力支持。帕竹政權共傳十二代,自1354至1618年統治西藏達264年。
農奴制解體
明朝擊退準噶爾蒙古進攻後掌權。鑒於西藏局勢不穩,明朝統治者將其設為自治地區,掌握軍政大權,並恢復達賴喇嘛的統治地位。
1834年因錫克帝國吞併拉達克,爆發清錫戰爭,最終雙方簽訂《楚舒勒條約》。19世紀中期清朝對中國控制力衰退,對西藏的管轄權也大幅削弱。
20世紀初,俄國為擴張中亞企圖控制西藏,使其成為戰略要地。同時英國勢力延伸至北印度,將西藏視為維持次大陸優勢的關鍵區域。
英國遠征隊為擴大在雪域影響力,選擇與第十三世達賴喇嘛而非中國代表談判。1903年英國入侵造成數百藏民喪生。1908年第十三世達賴喇嘛赴北京,光緒皇帝接見並正式冊封其達賴喇嘛尊號。
1910年清政府統一西藏實施直接管治,達賴喇嘛流亡英屬印度。然清朝在藏統治不得民心。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中華民國,結束清政府在藏統治。1940年中華民國政府為清朝作為致歉,欲恢復達賴喇嘛地位,遂為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舉辦坐床典禮。
西藏自治區成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廢除封建農奴制度。1965年9月,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
通常在 0.5~24 小時內回覆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