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Tibet Tour Logo GREAT TIBET TOUR ®

藏羚羊

藏羚羊

藏羚羊,被譽為青藏高原上的精靈。藏羚羊是中國獨特且稀有的物種,也是古老而神秘的種群之一。歷史記載中,藏羚羊數量曾達百萬隻,但由於國際市場對沙圖什披肩的需求——這種披肩由藏羚羊細軟的毛皮製成——在20世紀末的20年間,牠們遭到大量盜獵。昔日萬千藏羚羊在遼闊高原上奔騰的壯觀景象已不復見。近年盜獵幾乎絕跡,但因棲息地仍持續縮減,數量依然稀少。讓我們一同走近藏羚羊的世界。

藏羚羊基本資料

  • 英文名稱: Tibetan antelope, Chiru
  • 中文別名: 藏羚、長角羊
  • 分類: 偶蹄目,牛科,藏羚屬。外形似蒙古羚,但體型更大。
  • 肩高: 80-85公分(雄),70-75公分(雌)
  • 體重: 35-40公斤(雄) 24-28公斤(雌) 藏羚羊
  • 生理特徵: 四肢勻稱強健。尾巴短而尖。護毛粗密直挺。
  • 特殊構造: 鼻孔內有小囊,幫助在空氣稀薄的高原呼吸。
  • 毛色: 雄羚頭頸及上部呈淺黃褐色,夏深冬淺,腹部白色,臉部與四肢有醒目黑斑。雌羚通體純黃褐色,腹白。
  • 角: 成年雄羚角直,尖端微向內彎,長50-60公分。雌羚無角。
  • 壽命: 一般不超過8歲
  • 分佈: 主要棲息於中國青海、西藏、新疆。在青藏高原以羌塘草原為中心,南至拉薩以北,北至崑崙山脈,東至西藏昌都地區北部及青海西南部,西至中印邊境皆為分佈區。偶有少數跨境出現於印度拉達克。

行為與遷徙

壯觀遷徙

藏羚羊棲居於人煙稀少、環境嚴酷的高海拔地區,如海拔4600-6000米的荒漠草甸高原與高原草原。至今全球沒有動物園或其他機構成功飼養。究竟牠們有何獨特習性,能適應高原生活?

藏羚羊生性膽怯。晨昏時分常以小群聚集,從十幾隻到上千隻不等,外出覓食。

其體內紅血球數量是人類的兩倍,使牠們能在4600-6000米高海拔極度缺氧環境下,肌肉仍保持充足養分。據估算,藏羚羊最高時速可達80公里,是高原嚴峻環境中奔跑最快的動物。

此外,藏羚羊最大習性就是遷徙。夏季雌羚會沿固定路線北遷生產,雄羚與未成熟個體則留在越冬地。母羚於6-7月產仔後,深秋時返回與雄羚會合。11至12月交配,每胎僅產1仔。少數族群不遷徙。

幾乎每隻藏羚羊腳邊都跟著幼崽

無論什麼季節,在青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西藏羌塘自然保護區或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旅行時,都有機會在路邊巧遇藏羚羊。但最佳觀賞季節與地點密切相關。每年4月底5月初,雌性藏羚羊開始遷往青海可可西里的卓乃湖——世界自然遺產「大產房」——生產後代。因此可可西里觀賞藏羚羊的最佳季節必是夏季。7月產仔10天後,母羚會帶著新生幼崽回遷原棲息地。故羌塘草原最佳觀賞季為秋季。其遷徙被譽為全球最壯觀的有蹄類動物遷徙之一。主要遷徙路線有三:

  • 路線1: 從楚瑪爾河大橋經五道梁穿越青藏公路與鐵路,至卓乃湖東南岸
  • 路線2: 從羌塘草原至卓乃湖
  • 路線3: 從阿爾金山區域,經金魚湖至卓乃湖西岸

瀕危藏羚羊:盜獵與保護

沙圖什披肩可輕鬆穿過戒指,故又稱戒指披肩

藏羚羊渾身是寶,其細軟絨毛被稱作「軟黃金」。用藏羚羊絨製成的披肩稱為「沙圖什」,源自波斯語,意為「羊毛之王」,隱含君王所用之意,故也譯作「皇帝披肩」。數世紀來,印度與巴基斯坦人視「沙圖什」為奢侈品與收藏品。其後傳至歐美,深受上流社會青睞。漸漸地,沙圖什披肩在歐美市場成為時尚標誌,擁有者引以為傲,最終成為財富與地位的象徵。

為何禁止盜獵藏羚羊?

沙圖什披肩單件最高價達4萬美元,比等重黃金更昂貴。因藏羚羊絨及其紡織品利潤驚人,非法盜獵曾十分猖獗。

歷史記載中藏羚羊數量曾多達百萬,但因國際市場對藏羚羊絨的需求,在20世紀末20年間遭遇大量盜獵,數量銳減。至1995年西藏僅存5萬餘隻。藏羚羊又被稱為「中華水塔」。青藏高原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其主要棲息地。可說若沒有藏羚羊,該區域生態將急遽惡化,許多西藏野生動物也將面臨滅絕。

為此,自1979年起,藏羚羊受《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法律保護。2008年,藏羚羊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名錄。全球範圍內獵殺、傷害或交易此動物皆屬違法。

中國的藏羚羊保護

中國政府從未停止打擊盜獵以保護瀕危藏羚羊。近年盜獵已大幅減少。

藏羚羊從羌塘自然保護區開始遷徙

多年來為保護藏羚羊及其他西藏珍稀動物,中國於1983年建立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2年建立羌塘自然保護區,1997年底建立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0年建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然而隨著保護區內牧場面積逐漸擴大,壓縮了藏羚羊等野生動物的活動範圍,藏羚羊及其生存環境仍面臨嚴重生態威脅。

但情況正逐漸好轉。至2014年數量已近30萬隻。2016年9月,IUCN將藏羚羊從「瀕危」降級為「近危」。截至2021年初,野生藏羚羊族群已從1999年的7萬隻恢復至30萬隻以上。

觀賞注意事項

現今在青藏高原能見到藏羚羊的區域仍不多。除了在藏羚羊大規模活動期間沿青藏公路旅行,還可在可可西里周邊觀賞。青藏鐵路乘客在列車經過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時,也能見到奔跑的藏羚羊。此外,還可能見到野牦牛、野驢、白唇鹿與棕熊。在羌塘自然保護區,溫暖季節若深入腹地,亦有機會一瞥藏羚羊蹤影。

  1. 注意勿干擾其生活,拍照時避免引起恐慌。
  2. 勿在西藏購買藏羚羊角、野犛牛頭骨或任何西藏野生動物毛皮。這可能導致通關時遇麻煩。若購買沙圖什披肩,情況更嚴重。試圖攜帶違禁品入境者,可能面臨高額罰款甚至監禁。包括美國在內多國嚴格執行此禁令。野外遇藏羚羊請勿觸碰,以免母羚受驚棄崽。
  3. 勿刻意追逐。
  4. 最好多帶相機備用電池,並將電池貼身放入襯衫口袋保暖。冬季西藏氣溫常低於零下十度,易縮短電池壽命。需適當保溫以防凍損。
  5. 選用戴手套也能方便操作的相機,因觀賞時通常需戴手套。
  6. 攜帶輕量鏡頭,越輕越好。拍攝藏羚羊需使用望遠鏡頭。
有問題嗎?歡迎在下方快速提問!
或透過 寄信給我們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