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民
- Beatrice
- 最後更新 : 04/05/2025
想更了解西藏居民與他們的生活方式嗎?藏族是中國最知名的少數民族,人口約750萬。作為青藏高原的原住民族,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區,青海、甘肅、四川和雲南省也有部分群體。
藏族是中國與南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擁有超過1300年悠久歷史、神秘的藏傳佛教、獨特語言、游牧生活型態與輝煌文化,在文學、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築藝術等領域皆有極高造詣。以下為您簡介西藏人民的生活輪廓。
歷史淵源
早期藏族祖先聚居於雅魯藏布江流域。約六世紀時,雅礱部落首長擊敗各部成為贊普(藏王)。七世紀時,贊普之孫松贊干布統一西藏並遷都拉薩,即漢文史籍記載的吐蕃王朝。公元641年,松贊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受唐帝國冊封為西海郡王。公元710年左右,吐蕃王尺帶珠丹亦迎娶唐朝金城公主,自此西藏與中原確立文化、政治、經濟的緊密聯繫。1951年中國政府在西藏設立辦事處,後成立西藏自治區。

人民生活
藏族生活型態直至七世紀後才逐漸轉變。日常多穿袍服,草原牧民終生以放牧犛牛綿羊為生。女性常佩戴珍貴首飾與頭花,部分會以衣物覆蓋髮髻。每逢薩噶達瓦節、甘丹唐卡節、雪頓節等年度盛典,藏族便會換上華服與精美頭飾共襄盛舉。
藏族服飾
如同藏族迷人的性格,其傳統服飾極具特色。因應高海拔氣候,當地服裝厚實保暖,具備寬腰、長袖、長裙等特點,材質多用綢緞、羊毛、棉布與羊皮。炎熱時可解開一兩隻袖子繫於腰間,夜晚褪去雙袖即成睡袋。>> 探索更多藏族服飾

西藏居民
西藏匯聚多元民族,除佔92%主體的藏族外,還有門巴族、珞巴族、漢族、夏爾巴人、回族與僜人等。藏族性格開朗豪爽,待人親切熱情。
西藏飲食
藏族熱愛美食,飲食文化獨特鮮明。主要以牛肉、羊肉與乳製品為主食,草原地區較少見蔬菜。當地人喜食生肉,若造訪牧民家,常可見風乾牛羊肉待客。

飲品方面有酥油茶、青稞酒與甜茶等特色飲料。其他知名美食還包括糌粑與酥油。製茶時會加入少量酥油與蘇打,佐鹽以長棍攪拌數分鐘,多數藏人視酥油為茶飲中的奢華配料。>> 探索更多西藏美食
建築風格
藏族房屋以石木構築,結構穩固。多為一二層的巷院建築,內設圓窗。牧區則搭建犛牛毛帳篷,通常為方形立柱結構,可抵禦狂風暴雪。因信仰緣故,屋內常設佛龕。>> 探索更多藏式建築

職業生活
西藏以農牧業為主,農民聚居村落種植青稞,游牧民族則依靠放牧維生。城市居民多從事手工藝,近年雖逐漸轉向商業發展,但傳統生活型態依然延續。
宗教信仰
西藏融合多元宗教,多數人信仰藏傳佛教,少數保持苯教傳統。拉薩與鹽井地區可見伊斯蘭教與天主教信徒。大昭寺、色拉寺等為著名宗教聖地,街頭隨處可見瑪尼石、五彩經幡與轉經輪等佛教元素。>> 探索西藏十大寺院

語言特色
藏語為主要語言,屬漢藏語系。傳統分為衛藏、安多、康巴三大方言區,不同方言者溝通較困難。但書寫均使用古藏語拼音符號,不受方言發音影響。近年英語成為旅遊商用語言,印度商人多使用印地語,尼泊爾商人則用尼泊爾語。
娛樂活動
藏族熱愛遊戲與娛樂,傳統活動包括摔跤、賽馬、拔河與射箭。素有「歌舞海洋」美稱的藏族酷愛音樂舞蹈,遊客可盡情欣賞精彩表演。每年還會舉辦多種民族節慶。
春耕後人們歡度鍋莊節,全民齊聚歌舞。秋收前則舉行望果節,持續三至五日,人們盛裝打扮,製作五彩經幡,唱歌跳舞擊鼓繞田而行,賽馬更是節日亮點。

結語
藏族與其生活方式始終帶著神秘色彩,承載著千年傳統與信仰底蘊。若您計畫造訪西藏,請不必猶豫——這裡不僅有絕美風景,更有藏族人民的熱情好客。無論是與 locals 共飲酥油茶,還是參與傳統節慶,都將為您留下深刻難忘的文化體驗。
通常在 0.5~24 小時內回覆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