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旁雍錯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以東35公里處,南倚雄偉的喜馬拉雅山脈,北靠險峻的岡底斯山。跨越喜馬拉雅山即為印度與尼泊爾領土。湖西北約30公里處矗立著岡底斯山主峰——岡仁波齊峰。瑪旁雍錯與岡仁波齊並稱「神山聖湖」,每年都有朝聖者前來進行岡仁波齊轉山之旅。
瑪旁雍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湖面海拔4588公尺,面積412平方公里,最深處達70公尺。周邊自然景觀極為優美。
瑪旁雍錯是被佛教、印度教、耆那教與苯教共同認可的聖湖。自古以來,虔誠朝聖者皆視其為「世界中心」。作為四大亞洲河流的發源地,瑪旁雍錯吸引著全球無數旅人。
瑪旁雍錯概覽

瑪旁雍錯最早名為「瑪垂」或「瑪垂錯」,源自苯教龍王之名。佛經記載四大聖湖原各有龍王盤踞,起初常興風作浪危害百姓。吐蕃王赤松德贊時期,蓮花生大士展現神通降服四龍王,使其皈依佛教,逐漸成為藏傳佛教護法神。11世紀時湖畔發生宗教戰爭,藏傳佛教噶舉派戰勝苯教,此湖遂由「瑪垂錯」更名為「瑪旁雍錯」,藏語意為「不可戰勝的碧玉湖」。
多部古經典中稱瑪旁雍錯為「聖湖之王」。印度教傳說認為這裡是濕婆神與妻子沐浴之地。佛教徒相信以此湖淨身可清除心中煩惱妄念與罪業,飲用湖水能祛除百病強身健體。繞湖朝聖可積累無量功德,因此歷代朝聖者皆將轉湖或湖中沐浴視為人生最大福報。
每年夏季,朝聖者徒步至此聖地祈禱。除藏族外,亦有眾多印度與尼泊爾信徒。印度神話中,梵天心念所化瑪旁雍錯,供其子於神山修行後沐浴。故印度教徒常入湖沐浴,而藏傳佛教徒多僅轉湖不入水。至於旅客,雖盛夏湖水仍寒且湖邊風大,仍有許多人以聖水淨身,祈願滌淨業障獲得心安。若幸運撈獲湖中魚、石或鷗鳥羽毛,相傳是龍王賜福,預示未來財運亨通。
地理特徵

瑪旁雍錯是中國透明度最高的淡水湖,靜臥於岡仁波齊與納木那尼峰之間。湖形似梨,長26公里寬21公里,湖面海拔4588公尺。平均水深約46公尺,最深達81.8公尺,總面積約412平方公里。立於湖岸可見清澈湖水深達14公尺,湖中含硼、鋰、氟等多種微量元素,主要水源來自冰川融水與降水。
湖畔散落八座寺廟。西側與鬼湖拉昂錯相望,傳說兩湖為姊妹湖。有趣的是瑪旁雍錯為淡水湖,拉昂錯卻鹽度極高以致湖岸寸草不生,藏語意為「有毒的黑湖」。佛教徒認為兩湖分別象徵光明與黑暗,湖底有水道相通,人們相信湖水相互流通是吉兆,反之若湖泊乾涸、水流中斷則將為世間帶來災難。
瑪旁雍錯旅遊提示
1. 最佳旅遊時間為5月至6月下旬,此時天氣晴好,連續晴日可達6-8天。雨季始於7月初,7-8月降雨最盛。
2. 丘寺(初浦寺)依陡峭山勢而建,宛如鑿岩而成。寺旁山坡是觀賞聖湖全景的最佳位置,登頂俯瞰可將瑪旁雍錯盡收眼底。

3. 轉湖是展現虔誠的最佳方式,朝聖者通常需4-5天完成轉湖。旅客可靜坐湖岸欣賞周邊美景,沐浴陽光遙望雪山,實為難得體驗。
4. 楚果寺是聖湖周邊最大寺院,也是拍攝聖湖的絕佳取景點。
5. 遊覽瑪旁雍錯可選擇從拉薩或加德滿都出發的岡仁波齊轉山行程。
6. 聖湖地處偏遠藏區,住宿條件較為簡樸,僅有客棧可供選擇。建議自備乾糧與速食,因當地商店稀少。
拉薩 – 日喀則 – 珠峰大本營 – 薩嘎 – 岡仁波齊轉山 – 瑪旁雍錯 – 薩嘎 – 日喀則 – 拉薩
帶您在薩嘎達瓦節朝聖岡仁波齊,轉山功德倍增。
拉薩 – 日喀則 - 聖母峰基地營 - 悠閒岡仁波齊徒步 - 瑪旁雍錯 – 薩嘎 - 日喀則 - 拉薩
實現悠閒旅者的朝聖夢,免去艱辛徒步,帶您深度體驗西藏精華。
通常在 0.5~24 小時內回覆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