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知識
- Freya
- 最後更新 : 07/08/2024
藏傳佛教是西藏文化的主要體現。在雪域高原上,寺廟、佛塔、經幡、隨處可見的六字真言和瑪尼石,宏偉的布達拉宮、神聖的大昭寺,以及小昭寺,都是藏傳佛教的象徵。事實上,藏傳佛教的內涵遠不止這些——它獨特的活佛轉世制度、顯密兼修的修行次第、浩瀚的經典典籍,以及壁畫、造像、唐卡等佛教藝術,都蘊含著巨大的內涵,吸引著海內外人們的目光。以下是一些關於藏傳佛教的知識,讓你更了解藏傳佛教。
1. 藏傳佛教的標誌是法輪與鹿,象徵佛法永存和萬物皆有佛性。這也是為了紀念釋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初次轉法輪(講經說法)時,一對溫馴的鹿跪下來聽法。通常放置在主殿正中上方。

2. 藏傳佛教的八吉祥符號廣泛應用於寺廟、佛塔、藏族或蒙古族的住所、服飾和繪畫中,象徵吉祥、幸福和滿足。

3. 藏傳佛教的辯經極具特色,不僅是日常功課,更是基於對佛經的理解和應用,伴隨著誇張肢體動作的討論。僧人辯經越多,對佛法的理解就越深。通常,大型寺院如色拉寺都有專門的辯經場地。

4. 佛像不僅畫在寺廟的牆壁上,也會刻在石頭或石壁上,經過開光後被視為佛的化身,讓信徒隨時可以禮佛。

5. 在藏傳佛教中,天葬是最具特色的葬禮方式。根據藏傳佛教,死亡是靈魂與肉體的分離。天葬是死者最後的布施,通過將身體餵食禿鷲來完成。這是一種崇高的行為。

6. 達賴喇嘛和班禪喇嘛是兩大宗教領袖。在藏傳佛教中,領袖的選擇基於轉世制度。根據藏傳佛教,真正有成就的高僧是前世活佛的轉世。這也是他們能在短時間內理解並掌握佛法的原因。因此,他們在教派中地位極高。

7. 在藏傳佛教中,尼眾是重要的一部分。她們屬於寧瑪派、噶當派、薩迦派、噶舉派和格魯派。目前,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肅、雲南等藏區,以及內蒙古和其他信奉藏傳佛教的地區,有許多尼眾。

8. 顯宗和密宗是藏傳佛教的兩大分支。最大的區別在於修行方式。信徒可以根據自己的接受能力選擇修行顯宗或密宗。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主張先修顯宗後修密宗。顯宗和密宗的最終目標都是成佛。
通常在 0.5~24 小時內回覆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