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Tibet Tour Logo GREAT TIBET TOUR ®

西藏概覽

  • Freya
  • 最後更新 : 14/03/2025
西藏相關知識

關於西藏

  • 英文名稱:西藏自治區(TAR),簡稱西藏
  • 中文名稱:西藏(Xī Zàng)
  • 梵文名稱:तिब्बत
  • 別稱:世界屋脊、第三極
  • 首府:拉薩
  • 政體:中國共產黨領導
  • 地理位置:位於中國西南部,與印度、尼泊爾、緬甸和不丹接壤
  • 郵遞區號:850000-860000
  • 面積:122萬平方公里(約47.4萬平方英里)
  • 語言:標準藏語與普通話
  • 人口:343.82萬(2018年常住人口)
  • 平均海拔:超過4000公尺
  • 機場:拉薩貢嘎國際機場、昌都邦達機場、林芝米林機場、日喀則和平機場、阿里昆莎機場

西藏歷史

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始終對西藏行使有效管轄權。藏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員。早在舊石器時代,西藏就已留下藏族先民的足跡。約四五千年前,生活在這裡的藏族先民部落逐漸統一,形成了西藏社會的雛形。

公元7世紀,西藏歷史進入全新階段。松贊干布繼任贊普後統一西藏,建立吐蕃王朝。現存大部分文字記載也從此時開始。他在位期間迎娶文成公主,向唐朝學習諸多先進經驗與政治文化成就,並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與唐朝保持友好關係。藏文體系在此期間逐步完善。松贊干布為吐蕃王朝與唐朝長達200餘年的密切友誼奠定基礎。在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文成公主像至今仍供奉於布達拉宮。9世紀建立的唐蕃會盟碑依然矗立在大昭寺廣場。

藏傳佛教始終與西藏發展緊密結合。公元9世紀中葉,吐蕃王朝內部矛盾加劇,逐漸形成軍閥割據局面。11至12世紀期間,藏傳佛教形成寧瑪派格魯派薩迦派噶舉派,其後又從噶舉派衍生諸多支派。這些教派與當時封建割據勢力結合,形成西藏「政教合一」的社會形態。842年,統治當地200餘年的吐蕃王朝瓦解,多個地方勢力互相征戰,戰亂持續400多年。

1260年,忽必烈繼承蒙古汗位後,封薩迦派第五祖八思巴為國師。元朝時期,中央政府設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務,建立薩迦地方政權,西藏正式成為元朝直屬行政區域。

清朝時期,西藏與中央政府關係進一步加強。1625年與1713年,清政府分別冊封達賴喇嘛與班禪額爾德尼封號。1721年廢除第巴制度,1727年設立駐藏大臣全面管理西藏事務。1790年建立噶廈地方政府,1791年清政府派兵入藏並規定駐藏大臣與達賴喇嘛共同主持政務。1792至1793年間,清政府制定《欽定藏內善後章程》,規範西藏地方政府政治、財政、軍事、外交、宗教等事務,強化中央管理。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與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簽訂《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實現和平解放。1956年成立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1965年9月1日正式成立西藏自治區,區府設於拉薩。

有問題嗎?歡迎在下方快速提問!
或透過 寄信給我們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