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老城區守護著拉薩的靈魂。這條步行路線涵蓋手工藝作坊、小巷教堂與朝聖路徑,沿途經過拉薩部分傳統建築。
在八廓街第一轉彎處左轉後立即右轉,經過成排的風乾犛牛肉與黃色犛牛酥油袋,抵達熱鬧的冲賽康市場。快速瀏覽現代市場後,向北走到主幹道北京東路,接著右轉參觀下密院,這是拉薩的下密宗學院。這座運作中的寺廟很容易錯過;請留意退離道路的宏偉入口。這是個令人驚豔的場所,少有外國遊客到訪。
下密院建於15世紀中期,曾是西藏最重要的密宗修行學院之一。在拉薩,其重要性僅次於色拉寺與哲蚌寺。曾有多達500名僧侶駐錫,學院學生需經歷嚴苛的身心修行課程。該學院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嚴重破壞,但如今駐錫僧侶人數正逐漸增加。主殿內供奉宗喀巴、觀音與釋迦牟尼像。請留意柱子上懸掛的精製皮革包裹的僧侶缽盂。後方是宗喀巴與兩位主要弟子的巨像,隔壁則供奉威猛的金剛瑜伽母像。第二、三殿有時會開放。
沿路再行約50公尺,吉日飯店對面是小而活躍的木如寺,其白色圍牆看似不長實則深遠。傳統民居院落中央的建築內有傳統木版印刷機,但不對外開放。西北角有間氛圍獨特的小殿,供奉千手觀音、罕見的蛙面吉祥天母,以及保存的鱷魚般長吻鱷顎骨。
穿越北京東路,沿吉日飯店東側小巷進入老城區,順著右側彎曲岔路前行,經過香巴拉之家的黃牆——若需休息,其頂樓餐廳視野極佳。繼續南行,會經過製作佛像、刺繡、櫥櫃、轉經輪與西藏幡幔的藏族工匠。路口左側是艾志唐卡店;您需在此左轉,但可先瞥向右側巷弄觀賞銅器店與僧服店。
從唐卡店向東南前行,經過佛像製作坊與小市場後右轉,抵達寧靜而有趣的噶瑪廈寺,這裡曾是拉薩主要神諭者噶瑪廈的居所。請在後殿右側角落尋找噶瑪廈像,以及主殿中繪於豬皮袋上、以糌粑與青稞酒供奉的褪色怖畏圖騰。從西南側入口進入。
繼續東行至T字路口,沿途經過露天撞球桌、家具店與喧鬧的影視茶館。在T字路口左轉參觀時尚的拉薩村落工藝坊,您可觀賞庭院對面古藝復原中心(週一至週五上午9點~下午1點 & 下午2~7點)的當地工匠研磨唐卡礦物顏料,並在角落工作室敲打金屬雕塑。可要求參觀中心的博物館,其中詳細記錄他們修復的寺院(從桑耶寺到甘丹寺皆有)。
採購紀念品後,向南前往穆斯林區,這裡是拉薩近2000名穆斯林聚居地。週五午禱時間與黃昏時分,該區滿是留著稀疏鬍鬚戴小帽的男子(非穆斯林不得進入清真寺內部)。其他時間,廣場上盡是忙碌交易的冬蟲夏草商人。此處許多婦女佩戴黑色天鵝絨頭巾,這是中國甘肅臨夏地區的特色裝束。
面向清真寺時右轉,向西南經過穆斯林茶攤與肉鋪,沿著林廓朝聖路線分支前行,抵達阿尼倉空尼寺的黃牆(門票40元;上午8點~下午5點)。
這座小巧親切且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的尼寺,是舊西藏區內唯一的尼姑庵。該寺可能追溯至7世紀,但至少到15世紀前都設於寺院內。二樓主供像為千手觀音。主殿旁的小巷通向7世紀西藏國王松贊干布的舊禪修室。忙碌的尼姑在庭院經營優質茶館與受歡迎的商店。
繼續前行經過第二清真寺旁的洛夷松祖拉康,這是環繞大昭寺四方位的小寺之一。這座優美的小寺幾乎被遊客遺忘,中央供奉無量壽佛,兩側為四大菩薩,並有內轉經道。由甘丹寺僧侶負責管理。對面的轉經輪商店提供最齊全的轉經輪配件,適合追求完備的朝聖者。隔壁是經幡店,若您想選購一串留在即將經過的埡口。如需休憩,西行100公尺即是策門林旅館的怡人花園與頂樓餐廳。由此右轉向北,再右轉後左轉。路口可見熱色扎倉,這是隸屬色拉寺的小寺。
向北小巷通往八廓街東南角,您可順時針繼續行至大昭寺廣場。
通常在 0.5~24 小時內回覆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