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布寺是一座寺院,作為藏傳佛教噶舉派法主噶瑪巴的傳統駐錫地。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堆龍德慶區古榮鄉,距拉薩70公里。
寺院海拔約4300公尺。這座作為噶瑪巴歷代法主傳統駐錫地的寺院,坐落於杜沃隆河谷北側河岸上方約28公里處。
歷史沿革
楚布寺由第一世噶瑪巴杜松虔巴(1110-1193)於1159年創建。他親臨此地為道場奠基,並向當地護法神與地域神靈獻供。1189年他重返此地,建立主要駐錫地。寺院鼎盛時期曾有千名僧侶。
轉世制度起源
值得一提的是,藏傳佛教獨特的活佛轉世制度即起源於此。第一世噶瑪巴杜松虔巴圓寂前,將預言自身轉世的密函交予弟子卓袞德千,由此創立舉世聞名的藏傳活佛轉世制度。公元1204年,第二世噶瑪巴降世並被認證為第一世噶瑪巴轉世,標誌著藏傳活佛轉世制度正式確立,並逐漸被藏傳佛教各派採納。連續十七世轉世不輟,使噶舉派法脈獲得「黃金珠鏈」美譽,寓意歷代噶瑪巴證悟境界如金念珠般珍貴純淨、圓滿無瑕。
建築布局
楚布寺坐北朝南,三面環山。以杜康大殿為中心,南岸高山北麓建有高大的展佛台。
主殿周圍環繞4座札倉,經堂、佛殿、僧舍與拉章、靜室等建築群構成宏偉古剎。大規模講經台等建築亦在復建中。現有僧眾300餘人。
景觀亮點
楚布寺珍藏大量稀有文物。現存於寺內主殿的《江浦寺建寺碑》高約2.5公尺、寬半公尺,刻有古藏文,對研究吐蕃時期政治、經濟與宗教具重要歷史價值。
第八世噶瑪巴為紀念其上師所造銀像,是楚布寺鎮寺之寶。相傳銀像成型後曾凌空漂浮七日,故有「空中佛陀」之說。
第二世噶瑪巴鑄造的6公尺高巨佛。
寺旁有清泉,水質甘冽,據傳是噶瑪巴以杖杵地顯神通所湧。
環繞楚布寺的吉欽波神山上還有天葬台、閉關洞、噶瑪巴修行洞、第十七世噶瑪巴繞山時留在石上的經文等系列著名景點。
以下影片可深入了解楚布寺:
通常在 0.5~24 小時內回覆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