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塔利卡蒂杰節
- Catherine
- 最後更新 : 02/04/2025

蒂杰,又稱哈塔利卡_蒂杰,是尼泊爾的神聖節日。這是雨季過後印度教女性三大蒂杰節慶之一,另外兩個分別是盛行於印度北部和西部的哈里亞利蒂杰與卡佳麗蒂杰。節慶第二天最為重要,通常被稱為「齋戒日」。加德滿都的帕斯帕提那神廟(火葬廟)在慶典中扮演著節慶聖地的角色。
蒂杰節何時舉辦?
哈塔利卡蒂杰於印度曆八月(Bhadrapad)新月第三日到來,標誌著尼泊爾雨季的開始。日期依格里曆每年不同,通常落在八月底或九月初。2025年的哈塔利卡_蒂杰將在8月26日舉行。
蒂杰節傳統
蒂杰節是獻給印度教偉大女神帕爾瓦蒂(雪山女神)的慶典,紀念她與濕婆神的結合。尼泊爾信仰印度教的女性必須在「哈塔利卡_蒂杰」期間齋戒,為家人祈福。已婚婦女透過齋戒為摯愛祈求長壽,未婚女子則祈願覓得良緣。
「蒂杰」其實是尼泊爾雨季時從土壤鑽出的紅色小蟲名稱,這也是紅色在哈塔利卡節期間廣受歡迎的原因。婦女們總會穿上艷麗的紅色禮服,搭配綠色紗麗或服飾(象徵植物繁茂生長),並佩戴華麗的金銀首飾。她們在神廟與各種聚會場所歌舞歡慶,也會走訪親友共慶蒂杰到來。節日期間,幾乎所有女性都享有假期,大街小巷迴盪著歡快的尼泊爾音樂,紅綠兩色成為主色調。這一天,男性扮演輔助角色,共享女性節慶的歡樂時光。

節日起源
神話時代,喜馬拉雅山神擁有美麗的女兒帕爾瓦蒂。她是濕婆前世妻子薩蒂的轉世,自幼聰慧過人。她崇拜印度教中司掌毀滅與繁衍的濕婆神,天生就愛慕著他。但濕婆因萬年前痛失愛妻而沉浸悲傷,對她的心意視若無睹。後來喜馬拉雅山神想將女兒許配給一位富有的神祇。沮喪的帕爾瓦蒂在閨蜜幫助下連夜逃離,躲進森林開始了比濕婆更嚴苛的苦修,持續長達萬年之久。
當居住於凱拉什山的濕婆神聽聞有位年輕貌美的女孩正為成為他的妻子而刻苦修行時,大為震撼。他決定親自試探她的誠心。濕婆化身成富有的毗濕奴,乘坐華麗馬車來到帕爾瓦蒂面前,試圖誘惑她嫁給自己,但帕爾瓦蒂不為所動。接著他又說了許多關於自己的壞話。女孩滿臉通紅地捂住耳朵。最終,濕婆被她的虔誠與決心打動,顯露真身並告訴帕爾瓦蒂:「從今日起,我便是你透過苦修買下的奴隸。」
最後兩人幸福相伴,成為印度教主要崇拜神祇。為感謝閨蜜相助,帕爾瓦蒂邀請她們聚會同樂,這就是哈塔利卡蒂杰的由來。

慶典與儀式
第一日(歡慶日)
今天是歡樂之日。白天婦女們大肆採購,夜晚則準備豐盛餐點與各式甜點。慶祝活動直到午夜才真正開始,平日親近的婦女們齊聚一堂,帶著佳餚邊吃邊聊,盡情享受節慶喜悅直到黎明。
第二日(齋戒日)
這是最重要的日子,也是國定假日。婦女沐浴後穿上最美麗的衣裳與首飾,宛如新婚嬌娘,結隊前往附近的濕婆神廟獻花許願,並在此歌舞慶祝。
位於聖河巴格馬提河畔的帕斯帕提那神廟(恆河源頭之一)是尼泊爾最重要的濕婆神廟。隨處可見各種尺寸的「林伽」(男性生殖器象徵)石雕,展現印度教對生殖崇拜的熱衷。帕斯帕提那神廟是蒂杰節期間女性參拜的首選之地。
前往神廟途中,婦女們會盡力展現歡顏,期盼獲得濕婆神祝福。走在街上,隨處可見身著紅衣的婦女與女孩,緋紅與亮紅紗麗將加德滿都點綴得絢麗迷人,讓紅色成為此地獨特風景。
有趣的是,這天是印度教女性的齋戒日。她們從清晨到夜晚不能進食,連一滴水都不能喝。虔誠的婦女希望透過此舉為丈夫與家族祈求好運。令人驚訝的是,經過整日祈禱與娛樂,齋戒中的婦女們卻不見倦容。

第三日(沐浴日)
晨光中,婦女披上紅色紗麗,手持菩提葉包裹的鮮花、甜點、穀物、錢幣與萬壽菊花環,額間點著鮮紅的「提卡」,強忍飢餓排隊進入帕斯帕提那神廟。在廟中,她們繞行粗大的林伽,祈禱後聚集在廣場上歌舞。
最後會舉行特殊儀式:在附近聖河中沐浴。這象徵性的沐浴能洗淨她們的罪孽。接著她們去祭拜象頭神甘尼許,期盼前日許下的願望能夠實現。這天婦女可享用豐盛餐點,許多菜餚是節慶特有,例如特製豆湯、異國風味羊肉湯和胡蘿蔔製成的甜點。

結語
哈塔利卡蒂杰常是尼泊爾雨季過後的首個盛大節慶。此時天空晴朗明媚,四處綠意盎然。婦女們全心投入節慶,同時也為男性與家庭帶來歡笑與吉祥祝福。
隨著時代發展,尼泊爾節慶已與經濟、日常生活和旅遊業融合。非印度教徒與外國遊客也能參與這些慶典,許多女遊客也會悄悄換上紅色紗麗加入舞蹈。
這天婦女們群聚於帕斯帕提那神廟,遊客幾乎難以擠進。這是對幸福的祈願與渴望,女性的感性注定讓她們渴望擁有這些美好事物。
通常在 0.5~24 小時內回覆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