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Tibet Tour Logo GREAT TIBET TOUR ®

尼泊爾提哈爾節

提哈節也被稱為排燈節。

提哈節(Tihar),又稱排燈節(Diwali)或光明節(Deepawali),是印度教、耆那教與錫克教共同慶祝的節日,寓意以光明驅散黑暗、以良善戰勝邪惡。後來也被視為對「內心光明」的頌揚,部分佛教徒也會慶祝這個節日。

提哈節每年自尼泊爾曆8月15日(公曆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開始,連續慶祝五天,這一天也是印度教曆法中第八個月的月圓之日。

在尼泊爾,提哈節的地位僅次於十勝節,被譽為最美麗的節慶。在印度部分地區,它甚至取代十勝節成為最盛大的節日。2025年尼泊爾的提哈節將從10月18日持續至10月23日。

提哈節慶典
提哈節也是尼泊爾的光明節。

關於尼泊爾提哈節-排燈節的傳說

「提哈」源自梵語「Deepa」和「avail」,字面意思是「成排的光明」。這個節日與多個印度教神話相關,這些神話都在講述正義戰勝不公、光明驅散黑暗的故事。

其中一則神話描述印度神祇克里希納擊敗了意圖毀滅世界的神話阿修羅王——那拉卡蘇拉。在印度北部,人們崇拜居住在聖山葛法達納的克里希納,他被視為印度主神毗濕奴的第八個化身。這個神話對毗濕奴信徒具有深厚的宗教意義。

而南印度地區最廣為人知的故事,則是紀念羅摩神在離家14年後,擊敗魔王拉瓦那並重返印度最古老城市阿約提亞的事蹟。為此,人們點亮了成千上萬的陶製燈盞。

正如婆羅門所描述:「這座城市為國王的歸來舉行盛大歡慶,閃耀的燈火象徵著國王英勇形象的光輝,節日的名稱更彰顯了人民的喜悅。」

這個節日對印度的錫克教徒和耆那教徒同樣意義重大。對錫克教徒而言,提哈節是慶祝其精神領袖古魯·戈賓德·辛格從印度蒙兀兒帝國皇帝沙·賈汗的囚禁中獲釋。對耆那教徒來說,這是紀念耆那教創始人大雄逝世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節日。

節日的名稱彰顯了人民的喜悅
節日的名稱彰顯了人民的喜悅。

提哈節慶祝活動

提哈節沒有固定儀式,與世界各地的聖誕節和新年慶祝方式相似。

節日前夕,丈夫會為妻子購買金飾或銀飾。

節日開始後,為表達對神明的敬意,人們會打掃並重新粉刷房屋,精心布置房間,用油燈或電燈營造如夢似幻的氛圍,以取悅諸神、禮讚生命、慶祝豐收,並祈求繁榮光明的未來。特別的是,他們會在住宅、公司與商店門口懸掛成串的萬壽菊作為裝飾。

萬壽菊
節日期間人們用成串的萬壽菊裝飾房屋與商店。

節日期間,多數尼泊爾家庭會穿著新衣、佩戴珠寶,象徵開啟新生活的願望。人們齊聚一堂,唱著提哈節歌曲,互贈名為「布菲」的節慶糖果、果乾與禮物。

夜晚時分,每家每戶與商店都會點亮各式燈火,讓煙花綻放夜空。

公司行號暫停營業,但股市會每日進行一小時特別交易,向財富與幸運女神拉克希米致敬。商店則會更換新的帳本。

最莊嚴的儀式之一,是人們在節日期間於家門前繪製精美的曼陀羅。在首都遊客聚集的泰米爾區十字路口,會出現專為世界各地朋友準備的巨型曼陀羅。

節慶高潮是在聖河中沐浴以淨化身心,孩子們必須在河中洗去塵垢,潔淨靈魂。

拉克希米
拉克希米是毗濕奴神的妻子,掌管財富與幸運的女神。

提哈節——光明盛典

提哈節是尼泊爾最璀璨華美的節慶,而慶典最精彩的時刻在日落之後。儘管經常電力不足,排燈節期間的加德滿都河谷仍會徹夜通明,夜景甚至勝過許多國際大都市。

印度教徒也有在節日贈禮的傳統。鍍銅燭台搭配金屬燭罩是常見禮物,當然最受歡迎的還是印度象神甘尼許。提哈節中,糖果扮演重要角色,親友會互送色彩繽紛的椰子糖「布菲」傳遞祝福。

提哈節期間的加德滿都
提哈節期間的加德滿都。

提哈節期間,您可能會看到調皮的猴子。不明就裡的人或許會以為牠們是慶典中的特技演員,其實不然——印度教徒將猴子奉為神明崇拜。

典故相傳:印度神祇羅摩在修行途中遭邪惡勢力陷害,被流放至艱險叢林14年。後來在眾猴神協助下,羅摩最終戰勝邪惡,回到愛戴他的人民身邊。從此印度教徒便將幫助過羅摩的猴子尊為神靈。

提哈節象徵人性光明戰勝黑暗,因此被視為印度教中最友善歡樂的慶典之一。就連靠近巴基斯坦的北印度邊境也充滿溫情,兩側邊防軍人難得卸下武裝,握手擁抱並交換甜點。

無論在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甚至杜拜,信徒都會在印度神廟前排起長龍,點燈、贈禮、燃放煙火。即使您非印度教徒,也會以開放的心態融入這場慶典。

這個節日被視為迎接財富與幸運女神——吉祥女神拉克希米的盛會,家家戶戶點燃蠟燭油燈,靜候女神降臨。

提哈節被視為迎接拉克希米女神的節日
提哈節被視為迎接拉克希米女神的節日。

提哈節習俗

提哈節被認為是尼泊爾最美麗的節日,但在傳統尼泊爾文化中,這為期五天的節慶其實與死亡相關。提哈節期間,人們每天會祭拜一種象徵死亡的動物。

烏鴉祭——第一天

提哈節首日稱為「烏鴉祭」。這天主要祭拜烏鴉。印度教認為烏鴉是死神閻摩的使者,會引導亡魂前往冥界。烏鴉終年忙碌,唯有這天能獲得休息。

人們相信在這一天餵食烏鴉能保護家宅遠離負面能量與厄運徵兆。當天清晨,人們會在庭院和屋內點燃油繩與香燭,將煮好的米飯放在葉片上,置於門前供烏鴉食用。這裡烏鴉象徵著人們的來世。聚集吃米的烏鴉越多,代表人們的來世越興旺。反之,烏鴉會帶來壞消息,讓人們在接下來一年感到不安。

烏鴉節
人們會餵食並祭拜烏鴉。

庫庫爾節(狗節) - 第2天

第二天稱為庫庫爾(狗)節。這天人們崇敬狗隻。印度教觀念中,狗被視為冥界的守門者。這些狗能引領逝者靈魂渡過死亡之河,將靈魂帶往天堂。狗也代表一個人的前世,能防止邪物侵擾逝者靈魂。

在庫庫爾節當天,狗會享有最高禮遇。人們會用紅色「提卡」點在狗身上作為祝福標記,為狗戴上萬壽菊花環,並準備豐盛大餐款待狗隻,祈求未來面對冥界守門者時能獲得通融。

庫庫爾節
人們會用紅色「提卡」為狗做祝福標記。

蓋伊節與拉克希米祭拜 - 第3天

第三天稱為蓋伊(牛)節。牛是財富女神拉克希米的傳說坐騎,因此也與繁榮相關。人們會為牛與吉祥女神拉克希米舉行慶祝活動。最典型的裝飾是以礦物顏料、鮮花和油燈為主要材料的曼陀羅。

蓋伊節的曼陀羅
蓋伊節最典型的裝飾是以礦物顏料、鮮花和油燈為主要材料的曼陀羅。

牛是印度教中最神聖的動物之一。人們死後,靈魂必須穿越充滿哀魂、惡靈與各種不祥之物的冥河,才能到達冥界轉世重生。唯有將聖線繫於神聖牛的尾巴,才能成功渡河。

在蓋伊節,人們透過為牛點提卡、戴花環、將牛角塗成金銀色,並在牛尾繫上聖線來表達感恩。這天也被稱為光明節,是提哈爾節最重要的日子。當晚,財富與幸運女神拉克希米會降臨凡間探訪那些點燈迎接她的人們。關於這個儀式的起源有個故事。

傳說某年,女神拉克希米來到人間。她行至一處發現四周漆黑,只有一戶人家門前點著盞小油燈,地上還用米粉畫著小腳印。拉克希米循著腳印走到這戶人家,隨後這家人便開始財源滾滾。人們得知後紛紛效仿。在女神降臨之日,家家戶戶都會清掃房屋門庭、點燃油燈、用萬壽菊花環裝飾門廊,靜候女神到來。

蓋伊節
供奉於西藏拉薩大昭寺的釋迦牟尼佛像

哥瓦丹祭、戈魯祭與自我祭拜 - 第4天

提哈爾節第四天稱為祭拜日,人們崇敬慶祝牛隻。據傳牛是死神閻摩的傳說坐騎。

在進入輪迴前,閻摩會審判逝者的過往,公正衡量其是非功過,決定其來世的階層等級。

死神閻摩
死神閻摩

印度教分為四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前三者屬於可投入人道輪迴的轉世族群,必須在特定年齡佩戴聖線。聖線需親自佩戴,每年更換。

今日也是加德滿都谷地原住民尼瓦爾族的新年。

尼瓦爾人會在這天團聚。家人圍坐在屋頂或地板上,由父親作為家長繪製兩個祝福圖案:一個護佑家庭,另一個獻給死神。接著人們會舉行家庭宴席,享用象徵吉祥興旺的甜點、雞蛋、炸魚等食物,並飲用家釀米酒。

宴席結束後,家庭成員按順序輪流向死神祈禱,然後互相贈送禮物,通常是燈籠、高帽、堅果、錢幣、零食和鮮花。

哥瓦丹祭
祭拜日也是加德滿都谷地原住民尼瓦爾族的新年。

兄弟提卡節 - 第5天

提哈爾節第五天也是最後一天稱為兄弟提卡節。這天家中的兄弟會前往姊妹住所,接受各種顏色的「提卡」與花環以及祝福,以增進兄妹情誼。姊妹們會在兄弟額頭點上七色提卡。接著兄弟會依循相同儀式為姊妹點提卡,並回贈金錢。

沒有姊妹或姊妹不在身邊的人,可以請鄰居姊妹賜福。沒有兄弟姐妹的人可前往加德滿都市中心的皇后池,在那裡祭拜並接受祝福。

兄弟提卡節
兄弟提卡節是兄妹團聚並互相在額頭點提卡的日子。

神話中,閻摩曾要帶走一個陽壽已盡的男子。男子的妹妹向閻摩祈求:「請允許我為哥哥點提卡送行。」她開始準備儀式,為油燈添入犛牛油,在祭壇灑上酥油,並獻上核桃與萬壽菊。閻摩被她的熱誠款待深深打動,允諾實現她一個願望。女子謝道:「我祈求在酥油痕跡乾涸、核桃浸透、萬壽菊凋謝之前,請不要帶走我哥哥。」閻摩聞言只得離開,因為酥油永不乾涸,核桃永不浸透,萬壽菊永不凋謝。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即便在深邃冥界,親情纽带的力量也能感動死神,而燈火將照亮死後的歸途。

提哈爾節日程表

年份 尼泊爾提哈爾節日期
2020 11月14日
2021 11月4日
2022 10月25日
2023 11月10日
2024 10月30日
2025 10月18日

結語

除了璀璨燈火的景象,為期五天的提哈爾節實則如同一個人的心靈旅程。

我們終將獨自踏上命定之旅:由烏鴉引路,狗隻在冥界大門等候,藉由牛隻協助渡過邪惡冥河,最終來到閻摩面前接受審判。

然而,即便在眾神的注視之下,一個人真正能夠依靠的,還是自己本性點燃的心燈,這盞燈將照亮歸途,並在親人的協助下獲得解脫。

有問題嗎?歡迎在下方快速提問!
或透過 寄信給我們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