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岡仁波齊慶祝薩嘎達瓦節
- Apple
- 最後更新 : 25/12/2024

薩嘎達瓦節亦在岡仁波齊舉行。著名的塔爾欽經幡柱——位於轉山路線上的巨柱——會在此時更換新經幡並重新豎立。當地藏人沿順時針方向繞行經幡柱,迎接重新升起的經幡。
藏人會仔細觀察經幡柱的姿態以尋求徵兆:若筆直豎立,預示來年人畜興旺、五穀豐登;若傾向岡仁波齊,則預示可能遭遇饑荒、疾病與非正常死亡;若遠離神山傾斜,同樣會引發人們警惕。
薩嘎達瓦節是西藏最重要的宗教節日,於藏曆四月十五日(滿月日)熱烈慶祝,通常對應公曆五至六月。藏語中「達瓦」意為「月」,「薩嘎」則是藏曆四月天際顯著的星宿名稱。這個月份被視為特別適合「積累功德」的時期。佛教中對功德的詮釋多元,可理解為善業果報,尤其指能助益趨近覺悟的善行。
藏曆月份始於朔日,終於下個朔日前夜。月中的滿月日稱為「薩嘎達瓦杜千」——「杜千」意為「重大時刻」,是藏傳佛教最神聖的日子。如同上座部佛教的衛塞節,薩嘎達瓦杜千紀念釋迦牟尼佛誕生、成道與涅槃。對藏傳佛教徒而言,薩嘎達瓦月是行善最殊勝的時段,而在薩嘎達瓦杜千當日,功德更會增長十萬倍。
節日期間,寺院誦經、羌姆舞與各類宗教活動成為主角。隨處可見手持念珠誦經的信眾,整個西藏沉浸於節慶與靈性氛圍中。據佛教典籍記載,薩嘎達瓦節旨在紀念釋迦牟尼成道之日。
積累功德的方式
功德行為包括朝聖聖地。西藏眾多山岳、湖泊、洞穴等自然景觀數世紀來始終吸引朝聖者前往。
信眾亦會朝拜著名寺院、廟宇與佛塔。
也有人專程親近高僧大德等聖者。
朝聖者常以順時針繞行聖壇或聖地,邊繞行邊誦經持咒(如白度母咒、綠度母咒或六字大明咒),有時還會行全身跪拜。
布施(達那)可能是各佛教傳統中最普遍的積德方式,特別是供養寺院或僧尼。薩嘎達瓦期間施捨乞討者亦屬吉祥,傳統上乞討者會在此日沿路排列,確知必能獲得施捨。
點燃酥油燈是常見的供奉儀式。傳統酥油燈使用純淨氂牛酥油,現今亦可用植物油替代。燈火被認為能驅散心靈與視覺的黑暗。西藏寺院常燃大量酥油燈,供奉燈油亦是積德之舉。
另一積德方式是戒食肉類,更進一步者可贖回待宰動物放生。
持守戒律
許多佛教傳統中,在家眾僅於聖日持守特定戒律。上座部佛教稱之為「布薩戒」,藏傳佛教在家信徒有時亦於聖日持守八關齋戒。薩嘎達瓦期間,在家眾可能於朔日與滿月日皆守此八戒。
此八戒包含在家眾五根本戒,另加三條:
1. 不殺生
2. 不偷盜
3. 不淫慾
4. 不妄語
5. 不飲酒
聖日增補三戒:
6. 過午不食(此為僧尼基本戒,通常不要求在家眾)。進食後間隔三十分鐘即不可再進食。對藏人而言,此餐應避免肉類、蛋、蔥、蒜與蘿蔔
7. 不坐臥高廣大床
8. 不佩戴飾品與化妝
有時藏人會將這些特殊日子轉為兩日閉關,第二日全程禁語斷食。
當然,薩嘎達瓦期間還有各門派不同的儀軌法會。近年來,中國安保力量限制了西藏境內的薩嘎達瓦活動,包括朝聖與法會。
GTT客戶曾參與2017年薩嘎達瓦節,請見下方第一手影像紀錄。


通常在 0.5~24 小時內回覆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