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仁波齊薩嘎達瓦節的信仰與祝福
- Emily
- 最後更新 : 20/06/2025
薩嘎達瓦節落在藏曆四月十五日,是藏傳佛教最重要的節日,也是西藏信仰最深厚的一天。這一天,岡仁波齊轉山活動達到高峰,吸引無數信眾前來轉山並參與色雄經幡廣場的活動,是一場盛大的宗教文化盛事。
岡仁波齊受到四大宗教尊崇:藏傳佛教、苯教、印度教和耆那教。每個宗教都有轉山的傳統,每年吸引無數朝聖者前來。轉山是對聖山最虔誠的崇拜方式,藏人相信在轉山過程中承受艱苦能洗清罪孽,淨化身心。朝聖者必須放下私慾為他人祈福。根據藏傳佛教說法,繞聖山一圈可洗清一生罪孽;十圈能免五百世地獄之苦;一百零八圈則能即身成佛。來自藏區的佛教和苯教信徒前來朝聖,還有成群國際朝聖者。對印度教徒來說,造訪濕婆居所岡仁波齊,並在據傳其妻子帕爾瓦蒂沐浴的瑪旁雍錯沐浴,是神聖的旅程。
經幡柱更換儀式
在塔爾欽的色雄經幡廣場,舉行了莊嚴隆重的經幡柱更換儀式。這一天,信眾和當地居民齊聚於此,祈求神靈庇佑,拋灑隆達,傳遞祝福。
隨著太陽升起,經幡柱更換儀式在歡呼聲中開始。僧侶和信眾排成四列長隊,用藏語喊著「一、二、一、二」。粗繩緩緩鬆開,24公尺高的經幡柱應聲倒地。人們湧向倒下的經幡柱,急切地取下上面的經幡、哈達和香火。據信在經幡柱上懸掛一年的經幡能避災,而柱頂的經幡祝福力量最強。
朝聖者向岡仁波齊獻上新經幡、哈達和香火,這些被固定到新的經幡柱上。經幡柱升起一半,等待次日黎明第一道曙光,象徵年度轉山儀式開始。隨著經文迴盪,僧侶和數千名朝聖者圍繞新立經幡柱形成長隊。老人輕聲誦經轉動經輪,年輕人數著念珠,單手高舉向天拋灑糌粑,風中形成朦朧霧靄。
儀式完成後,在歡呼聲中,經幡柱由車輛和眾人合力緩緩升起。此時雷動歡呼震耳欲聾。經幡柱更換儀式結束,人們開始岡仁波齊轉山之旅。
薩嘎達瓦節期間的岡仁波齊轉山
圍繞岡仁波齊、寺院和佛塔轉山是藏文化不變的傳統。對許多藏人來說,完成岡仁波齊轉山是一生夢想。藏曆四月稱為「薩嘎達瓦」,節慶持續整個月份。四月十五日在西藏宗教史上是最神聖的日子(釋迦牟尼佛誕生、成道、涅槃日)。佛陀說在此月行善一件等同行善萬件,因此這個月許多信眾進行齋戒、誦經和轉山。薩嘎達瓦節的岡仁波齊轉山吸引數萬當地藏人和遊客聚集在岡仁波齊山腳下的塔爾欽鎮。
轉山全程約53公里,通常從塔爾欽出發並結束。若不想轉山,可直接駕車到色雄經幡廣場,以此為基地徒步或拍攝岡仁波齊。全程可安排4-5天,轉山本身需2-3天,能悠閒欣賞岡仁波齊不同景致。
藏傳佛教徒和印度教徒順時針轉山,苯教徒則逆時針轉山。2-3天轉山計畫可安排如下:
- 第一天:從塔爾欽徒步至止熱普寺,20公里,上升238公尺,約7小時。
- 第二天:從止熱普寺徒步至祖楚普寺,24公里,最艱難的一天,上升645公尺至最高點卓瑪拉山口(5,630公尺)然後下降893公尺,約9小時。
- 第三天:從祖楚普寺徒步至塔爾欽,9公里,下降150公尺,約3小時。
據說岡仁波齊會根據朝聖者累積的功德顯現不同面貌和景色,甚至轉山所見石頭顏色也會相應變化。從止熱普寺到祖楚普寺,你會看到一塊岩石,據信是米拉日巴與那若本瓊鬥法之地。卓瑪拉山口頂端附近有狹窄裂隙,功德累積越多越易通過。山腳聖湖被認為是印度教女神烏瑪戴維的沐浴湖。沿轉山路線還會經過幾座古老噶舉派寺院,可入內參觀獲得更多心靈體驗。
結語
薩嘎達瓦節期間,岡仁波齊洋溢著非凡莊嚴氣息。山麓特別是色雄經幡廣場,成為遠近信眾和遊客聚集地。他們共同參與這場心靈洗禮,每面經幡都承載對世間的美好祝願和對生命的無限敬畏。
推薦的旅遊套餐
通常在 0.5~24 小時內回覆電子郵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