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Tibet Tour Logo GREAT TIBET TOUR ®

多瑪拉埡口

  • Jennie
  • 最後更新 : 15/07/2025

多瑪拉埡口是岡仁波齊轉山路線的最高點,海拔5,643公尺。從止熱寺(海拔5,000公尺)徒步約9公里至埡口頂部需3-5小時。隨著海拔升高,呼吸與心跳會加速。步道難度較高,需要堅韌毅力。途中約有三公里的礫石陡坡,因陡峭難行被稱為「地獄坡」。埡口頂部除了層層經幡與一座碧綠小湖,還有紅嘴鷗飛翔。下山至尊最普寺約16公里,前6公里坡度極陡,腳下礫石塵土易導致滑倒,後10公里則相對平緩。抵達尊最普寺後可休息,或繼續前行至仍相距10公里的塔欽。

多瑪拉埡口
岩石上坡路段的中段景觀

地理位置與特徵

多瑪拉埡座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北部,是岡仁波齊轉山必經山口。海拔約5,643公尺,為轉山路線最高點。這裡氧氣稀薄、氣溫驟降、氣候多變,終年風勢強勁。高山症與失溫主要發生於此,成為朝聖路途中最艱險的段落。若天氣晴朗,在攀登多瑪拉埡口的半途能欣賞到最壯麗的金色山脈日出,此時神山正對東方。

宗教意義

「多瑪拉」是印度教女神帕爾瓦蒂的藏語名稱,身為濕婆神妻子的她與岡仁波齊緊密相連,被認為居住於此。穿越埡口極具挑戰性,傳說唯有受女神祝福者能成功通過。因高海拔與稀薄空氣,建議旅人勿久留。從埡口可眺望下方聖湖高里昆德的絕美景緻。

多瑪拉埡口在藏傳佛教中象徵重生,具有深刻靈性意義。朝聖者常在此停留,留下血滴、髮束或衣物,告別過往苦難迎向新生。山坡上散落的衣物與瑪尼石堆是前人足跡,也象徵生命的無常與挑戰。朝聖者懷著跨越埡口將獲心靈蜕變的信念,洗去過往重擔,獲得內在平靜與力量。此處經幡飛舞與隆達飄灑的景象更顯莊嚴。

多瑪拉埡口
多瑪拉埡口實景

多瑪石

多瑪拉埡口以神聖的多瑪石為標誌。相傳郭倉巴大師初闢轉山路時在山谷迷途,受21頭狼引回正路,這些狼被認為是埡口守護者度母的化身。抵達埡口後,21狼合為一體化作多瑪石。此處可見無數經幡,多瑪石上刻有度母像。朝聖者會鑽過經幡下方,繞行聖石並誦念傳統藏文經咒:「咯咯唆唆,拉傑洛(ཀི་ཀི་སོ་སོ་ལྷ་རྒྱལ་ལོ་་་)」。『咯咯唆唆』祈求力量與幸福,「拉傑洛」意為「神聖勝利」。從埡口可望見高里昆德,東側左方三座醒目山峰受竹巴噶舉派尊崇。

高里昆德

從山頂可俯瞰翠綠的高里昆德湖,又稱「慈悲之湖」。傳說這是帕爾瓦蒂的聖浴池,沐浴湖水中能淨化罪孽與污穢。清澈湖水與寧靜環境映照自然與神性的深刻連結,對朝聖者而言是靈性旅途中反思與淨化的聖地。但因湖水來自冰雪融解,冰冷刺骨,不建議嘗試沐浴。

高里昆德
通過多瑪拉埡口後可見碧綠的高里昆德湖

最佳造訪時節

11月至隔年3月多瑪拉埡口被厚雪覆蓋,氣候嚴峻不適合徒步。4月與10月亦相當寒冷。7-8月朝聖者暴增,沿途住宿緊張,且正值西藏雨季。因此5、6、9月天氣最適宜,是轉山最佳時機。

旅行建議

輕裝簡行:建議將大件行李寄存塔欽,僅攜帶必需品。
租賃馬匹犛牛:轉山途中可租借馬匹與犛牛,但無法通過多瑪拉埡口。
完善裝備

  • 衣物:防風保暖外套、登山褲(早晚溫差極大)。
  • 能量補給:飲水與輕量高熱量食物,沿途每2-3小時有補給點。
  • 徒步必需品:登山鞋、登山杖、睡袋及應急攜帶型氧氣。
  • 防曬措施:防曬乳、太陽眼鏡與帽子,防範高原強烈紫外線。

尊重當地習俗:多瑪拉埡口懸掛大量經幡,請避免踩踏。懸掛新經幡時不可跨越原有經幡,應俯身從下方通過。

多瑪拉埡口
數百公尺陡峭下坡段極具挑戰性

結語

多瑪拉埡口這座矗立於岡仁波齊轉山路上的巍峨關卡,不僅是體能與意志的極致考驗,更是靈性的洗禮與重生。當朝聖者踏上這片聖地,每一步都彷彿與自我對話、與自然共鳴。無論是迎風舞動的五色經幡,充滿傳奇色彩的高里昆德湖,還是那塊承載無數祈願的多瑪石,皆訴說著信仰的力量與生命的韌性。

有問題嗎?歡迎在下方快速提問!
或透過 寄信給我們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