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喜馬拉雅夏爾巴人
- Julie
- 最後更新 : 12/09/2025
夏爾巴人散居在喜馬拉雅山脈兩側,主要分布在尼泊爾,少數生活在西藏、印度(錫金)和不丹。夏爾巴人使用夏爾巴語和藏語。『夏爾』指東方,『巴』指人,合起來就是『來自東方的人』。相傳夏爾巴人起源於西藏東部的康區。雖然最初是游牧民族,但在15世紀時,夏爾巴人開始遷徙至尼泊爾,以商人(鹽、羊毛、稻米)、牧民(犛牛與黃牛)和農民(馬鈴薯、大麥、蕎麥)為生。尼泊爾的夏爾巴人形成了四個獨立氏族:米尼亞帕、蒂米、瑟塔瓦與查瓦。
神秘的聖母峰滋養著夏爾巴人,同時也賦予他們神秘色彩。夏爾巴人曾幾乎與世隔絕,後來因擔任各國登山隊攀登聖母峰的嚮導或揹工而聞名。可以說是聖母峰讓世界認識了夏爾巴人。
族群概覽
這個神秘的原住民族群在喜馬拉雅山區存在了數千年,始終在此定居。夏爾巴人中德高望重的白馬活佛曾說,他們的祖先談論自己時,也會提到『米尼亞』這個發源地。在藏語中,『米尼亞』指黨項羌人或西夏人,是個尊貴的稱呼。
夏爾巴人的身體具有超強耐寒性和肺活量,完全適應了高原氣候,登山如履平地。因此夏爾巴人被譽為『喜馬拉雅山上的揹工』。幾乎所有前來攀登聖母峰的遠征隊都會聘請夏爾巴人協助登頂。他們不僅能探路、架設梯子與鋪設繩索,還能提前將日用品運送至山上的營地。所以只要提到『夏爾巴』,人們想到的就是在雪山負重前行的揹工。在英語語境中,夏爾巴甚至成了動詞,比如『能幫我夏爾巴這個背包嗎?』
夏爾巴人居住地
夏爾巴人主要聚居在薩加瑪塔區北部,沿著杜德柯西河及其支流的山谷地帶。他們也分布在赫蘭布和朗塘的特里蘇利河上游河谷,以及尼泊爾東部山區。部分人居住在尼泊爾與西藏交界處的茂密叢林,還有較小群體住在塔普勒瓊東部地區。此外,錫金和不丹也有零星夏爾巴人。其主要人口集中在索盧昆布地區,約有八萬尼泊爾居民。
他們的聚落海拔分佈在8,000英尺(2,450公尺)至14,000英尺(4,300公尺)之間。
宗教信仰與習俗
在漫長複雜的歷史中,夏爾巴人的生活與宗教習俗始終頑強保持著獨特的民族文化。夏爾巴人信仰藏傳佛教,同時保留部分原始信仰。夏爾巴人不吃魚、狗和牛肉。受印度教影響,雖不忌諱牛肉,但從不主動宰殺牲畜。主食以玉米為主,調味會使用茴香和辣椒。
夏爾巴的宗教信仰
夏爾巴人信奉藏傳佛教。多數人信仰薩迦派與噶舉派,部分夏爾巴人信仰格魯派和寧瑪派。薩迦派與噶舉派信徒可在家結婚,無需住寺耕作,只需輪流到寺廟燒香、擺供品、誦經。他們以佛教教義為行為準則,喇嘛在夏爾巴人中享有特殊地位。他們也崇拜鬼神,相信占星術,任何重大行動前都會進行占卜。
夏爾巴人去世後,親屬須先請喇嘛誦經,祈願亡者盡早往生淨土,隨後進行火葬或土葬,但不像藏人那樣進行天葬與水葬。
夏爾巴的習俗
夏爾巴人有種姓制度,但通常只提名字。他們認為祖先當年為逃避追捕而隱匿姓氏。至今夏爾巴人仍保留默記姓氏、只說名字的傳統。唯有遇到婚姻大事時才能說出姓氏,因為夏爾巴禁止同姓通婚,違者會被驅逐出村。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夏爾巴人口稀少。
而夏爾巴是他們的部落名稱,大家都稱作『XX・夏爾巴』。他們的名字很有趣,一週有七天,他們會以出生當天的星期來命名。例如尼瑪代表星期日,明瑪是星期二,拉克帕是星期四等等。不小心同名的夏爾巴人只能靠中間名來區分。
登山文化
自從1953年5月29日紐西蘭登山家艾德蒙・希拉里與夏爾巴嚮導丹增・諾蓋成功登頂聖母峰,這座世界最高峰就成了無數登山者的終極追求。在喜馬拉雅山出生長大的夏爾巴人,開始了與聖母峰密不可分的命運。
聖母峰嚮導
自1920年代起,夏爾巴人就為登山者擔任嚮導與揹工。他們體格健壯、抗缺氧能力強且吃苦耐勞。除了登山技巧,許多夏爾巴人經培訓後能說英語,因此幾乎每支遠征隊都有夏爾巴人。他們創下『三大最多』紀錄:成功登頂聖母峰人數最多、無氧登頂人數最多、在聖母峰遇難人數最多(約60人)。所以夏爾巴人在聖母峰攀登史上功不可沒。同時,為各國登山隊提供嚮導與後勤服務,也成為夏爾巴人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每年聖母峰登山旺季,登山隊集結後支付金錢物資,請夏爾巴人先上山開闢『道路』。夏爾巴人能在毫無裝備的情況下,冒著生命危險架設總長七千至八千公尺的安全繩。他們會揹著安全繩攀至高處,將繩端用冰錐固定於千年岩冰中。這些懸垂的繩索能在後勤運輸、引路、輔助攀登與保障隊員安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最後他們在懸崖冰川中固定每個梯子,為後續登山者鋪就登頂之路。
夏爾巴人為何擅長登山?
其實夏爾巴人是天生的登山者。這裡不單指他們居住山區擁有頑強意志與耐勞能力,更是基因中鐫刻的登山超凡能力與天賦。作為長期生活在高海拔缺氧區的族群,他們的肺活量比普通人大,血液中血紅蛋白濃度也更高。
科學家發現,夏爾巴人至少擁有10個使他們特別適應高海拔生活的基因。例如特殊的ACE(血管緊張素轉化酶)基因是決定人類耐力品質的關鍵。ACE作為一種酶,能透過影響心肺功能來影響人體有氧耐力。ACE基因有三種基因型(DD、II、ID),帶有I基因型的人比D基因型者耐力更強。
此外,在數千年演化過程中,夏爾巴人的身體發展出適應環境的循環系統。他們的血管直徑比普通人大,能更快速地將不可或缺的氧氣輸送至大腦、心臟、肌肉與身體各組織。對普通登山者而言,隨著海拔升高,身體供氧能力會逐漸下降甚至中斷,極端情況下可能發生腦腫脹,十分危險。但夏爾巴人粗大的血管使他們能在高海拔地區泵送正常血量,滿足身體需氧量。
登山的巨大風險
儘管擁有天賦,不代表他們具備無敵之力。在大自然面前,人類依然渺小。在聖母峰面前,夏爾巴人仍是血肉之軀。登山悲劇就是最好證明——夏爾巴人是全球在聖母峰遇難人數最多的族群。
如果有選擇,幾乎没人願意以生命作賭注。而夏爾巴人從事這項艱險工作的目的,是讓後代不必再以性命謀生。他們希望孩子能接受良好教育,從而擁有體面的工作。
通常在 0.5~24 小時內回覆電子郵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