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Tibet Tour Logo GREAT TIBET TOUR ®

日喀則宗堡(又稱桑珠孜宗堡)坐落於桑珠孜區海拔3,860公尺的山頂,是日喀則的地標建築。因其建築外觀與拉薩的布達拉宮相似,被稱為「小布達拉宮」。但以時間順序而言,它其實是布達拉宮的風格原型。日喀則宗堡建於1360年,當時是市政機構與寺廟的綜合建築群。經過重建後,現已改建為日喀則博物館。這座宏偉的宮殿建築矗立在山頂,俯瞰古老繁華的日喀則城與札什倫布寺,紅白相間的色調在低矮民居的襯托下格外醒目。

歷史沿革

日喀則宗堡的歷史可追溯至600多年前的元代。絳曲堅贊掌控西藏全境政權後,將藏區劃分為13個行政單位,稱為「宗」。每個宗均興建兼具寺廟與官府功能的宮殿,而管轄日喀則事務的日喀則宗堡是最晚於1363年建成的一座。早期的日喀則宗堡下層兩樓作為官府辦公處、宮廷護衛、司法機關、監獄及倉庫使用;三樓則用於供奉佛像與宗教法器,並收藏《甘珠爾》《丹珠爾》等經卷,四壁裝飾著精緻的壁畫。

1642年,蒙古固始汗軍隊在格魯派僧兵武裝支援下攻佔此堡,格魯派取得控制權,將西藏政治中心移回拉薩,「桑珠孜宗堡」自此改名為「日喀則宗堡」。同年,五世達賴喇嘛受邀進駐宗堡頂層處理政務,並舉行新政權慶典。

1791年,廓爾喀(今尼泊爾)入侵西藏並佔領日喀則,宗堡遭洗劫。後由藏漢聯軍將廓爾喀軍驅逐至加德滿都郊外,並要求歸還掠奪文物。

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間,日喀則宗堡嚴重受損,淪為廢墟。

2004年至2007年,在上海援助下,日喀則宗堡依原貌重建,延續舊宗堡建築風格,並參考布達拉宮「山巔宮殿」的典型特徵。

日喀則博物館

日喀則宗堡全長280公尺、高92公尺,主建築共4層逾300間房,佔地約12,000平方公尺。其形態與布達拉宮極為相似,中央為紅宮,兩側為白宮。在藏式建築中,紅色象徵神聖與權力,常見於宗教與皇家建築;白色則象徵和平與莊重,多用於行政建築。

修復後的日喀則宗堡轉型為博物館,並於2013年更名為「日喀則博物館」,兼具收藏、展示與研究功能,全面展現當地自然、歷史與民俗文化。館藏超過4,000件,含60餘件珍貴文物。

館內設有多主題展廳供遊客參觀。「藏寶閣」展廳可欣賞當地出土的各類文物,包括佛像、唐卡、經書、瓷器、陶器等,部分文物逾2,000年歷史且保存完好;「多彩日喀則」展廳則展示風格各異的珠寶、服飾與生活用品,呈現日喀絢麗的文化傳統。

「十八縣(區)特色展」中,各縣區擁有獨立展廳,陳列其歷史文化遺產,包含在地飲食、手工藝與藝術品。遊客可透過展品了解各縣歷史,例如定日縣廳內的珠穆朗瑪峰沙盤,生動再現雪峰壯景。最後在「日喀則石雕藝術長廊」中,可見色彩鮮豔的精緻石雕,難以想像它們已存世數百年。

結語

日喀則宗堡是西藏建築與歷史的卓越典範,其獨特之美與地域重要性吸引全球遊客前來探尋過往。若您計畫前往珠峰基地營並途經日喀則,不妨造訪日喀則宗堡,感受這座小布達拉宮的雄偉與絕景。

日喀則宗堡 附近景點推薦

有問題嗎?歡迎在下方快速提問!
或透過 寄信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