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是古老卻保存完好的古建築與佛教聖地的象徵。位於西安南郊,距市中心約4公里。作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已於2014年6月22日與絲路其他遺址共同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大慈恩寺是建築群的主體,以大雁塔為核心結構。二者共同展現唐代佛教榮光,至今仍是西安的文化地標。
大雁塔
大雁塔建於唐代652年,功能為收藏玄奘法師赴印度取回的佛教典籍。
初建時為五層,高60米。現增為七層,高64.5米。外觀呈方錐形,樸素雄偉,是佛教建築傑作。磚砌結構堅固異常,塔內階梯盤旋而上,遊客可從各層拱門登高俯瞰城市全景。唐代名畫家閻立本刻像,書法名家碑刻更添風雅。
關於「雁塔」名稱由來,有段傳說:古印度佛教分兩派,一派禁食肉,一派允許。某日覓無肉食,一僧見雁群飛過,便道:「今日無肉,願慈悲菩薩賜予。」此時領頭雁應聲墜地。眾僧驚懼,深信菩薩顯靈,從此更為虔誠。遂於雁落處建塔,斷絕肉食,命名大雁塔。
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為唐代皇家寺院,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由太子李治為紀念母后文德皇后而建。作為法相宗祖庭,極盛時佔地342畝,房舍1,897間,是長安最宏偉的佛寺之一。玄奘大師曾駐錫譯經,使此地成為當時佛教文化重鎮。
有問題嗎?歡迎在下方快速提問!
通常在 0.5~24 小時內回覆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