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城牆位於西安市區中心,建於14世紀明朝朱元璋統治時期,是西安的地標建築。城牆環繞古城而建,將城市劃分為內城與外城。這座城牆規模宏大,高12公尺,底部厚達15-18公尺,全長13.7公里。
西安古城牆是一套堅固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由護城河、各式敵樓、吊橋、角樓、垛牆、女牆和箭窗組成。作為進出城鎮的唯一通道,城門成為重要戰略據點。經過多次改建與定型,現今城門布局主要包括長樂門(東門)、永寧門(南門)、安定門(西門)與安遠門(北門)四座主城門。
北門
北門又稱安遠門,建於明代,可惜其城樓在辛亥革命中被焚毀。現今所見的城門為1983年重建。
南門
南門建於公元582年隋朝,是現存最古老的城門。其名稱隨朝代更迭而改變。南門原為三座南門中偏東的城門,唐代末期被定為主南門,最初名為安上門,明代最終定名為「永寧門」。相比其他古城門,南門的原始樣貌保存最為完整。
西門
西門又稱安定門,唐代時曾是西側城牆的主城門。明代擴建城牆時向南遷移,並更名為安定門。
東門
東門指長樂門,與北門建於同一時期,並在17世紀中期遭遇相同劫難,後於清朝(1644-1911)重建。1936年西安事變前,張學良將軍曾以此門作為訓練部隊的基地。如今東門經修復後成為西安事變紀念地。
除四大城門外,還有朱雀門、中山門等著名城門。朱雀門坐落於最繁華的朱雀大街端點,隋唐皇帝曾在此舉行國家典禮。其遺址曾長期湮沒,直至1985年西安古城牆修復工程才重現世人眼前。這座皇家城門能讓人遙想盛唐風華。中山門則於1927年初開闢,旨在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
通常在 0.5~24 小時內回覆電子郵件。